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1.1 可见光通信概述 | 第8-10页 |
1.1.2 可见光通信应用领域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目标 | 第12-15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5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全双工的可见光通信收发机 | 第16-28页 |
2.1 可见光通信发射机 | 第16-21页 |
2.1.1 LED 调制带宽 | 第16-19页 |
2.1.2 发射机调制技术 | 第19-21页 |
2.1.3 LED 预均衡技术 | 第21页 |
2.2 可见光通信接收机 | 第21-25页 |
2.2.1 PD 的特性与选择因素 | 第22-23页 |
2.2.2 接收机的设计方案 | 第23-25页 |
2.3 信道模型 | 第25-27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以太网接口的硬件模块设计 | 第28-39页 |
3.1 基于以太网接口的可见光模块 | 第28-30页 |
3.1.1 以太网信号的测试 | 第28-29页 |
3.1.2 系统平台搭建 | 第29-30页 |
3.2 可见光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第30-33页 |
3.2.1 接口电路设计 | 第30-32页 |
3.2.2 光发送电路设计 | 第32页 |
3.2.3 光接收电路设计 | 第32-33页 |
3.3 光收发机的性能测试 | 第33-38页 |
3.3.1 波形测试 | 第33-36页 |
3.3.2 眼图测试 | 第36页 |
3.3.3 误码率测试 | 第36-37页 |
3.3.4 连网测试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DirectShow 实时音视频软件开发 | 第39-47页 |
4.1 DirectShow 系统框架 | 第39-41页 |
4.1.1 DirectShow 系统框图 | 第39-40页 |
4.1.2 COM 组件的创建 | 第40-41页 |
4.2 相关定义 | 第41-43页 |
4.2.1 Filter Graph 及数据传送 | 第42-43页 |
4.2.2 Filter Graph Manager 的作用 | 第43页 |
4.3 软件设计 | 第43-46页 |
4.3.1 DirectShow 的 Capture 类 | 第44-45页 |
4.3.2 数据处理 Filter Graph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实时音视频传输的可见光系统研究 | 第47-57页 |
5.1 Windows Socket 网络编程 | 第47-50页 |
5.1.1 P2P 点对点技术 | 第47-48页 |
5.1.2 基于 TCP 协议的 Socket 通信 | 第48-50页 |
5.2 软件模型设计 | 第50-53页 |
5.2.1 系统流程图 | 第50-51页 |
5.2.2 软件窗体效果图 | 第51-52页 |
5.2.3 P2P_Video_DirectShow 类 | 第52-53页 |
5.3 可见光实时音视频传输系统 | 第53-56页 |
5.3.1 参数设置 | 第53-54页 |
5.3.2 软硬件结合 | 第54-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7-58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2-63页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3-64页 |
附录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