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复杂网络及其病毒传播 | 第17-37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复杂网络基本概念与模型 | 第17-26页 |
2.2.1 复杂网络基本概念 | 第17-20页 |
2.2.2 几种典型的网络模型 | 第20-26页 |
2.3 复杂网络病毒传播 | 第26-35页 |
2.3.1 网络结构与病毒传播 | 第27-31页 |
2.3.2 个体行为与病毒传播 | 第31-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考虑个体警觉行为的无标度网络病毒传播 | 第37-49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警觉函数和病毒有效传播率 | 第38-39页 |
3.2.1 警觉函数 | 第38页 |
3.2.2 病毒有效传播率 | 第38-39页 |
3.3 传播模型与平均场分析 | 第39-42页 |
3.3.1 经典 SIR 模型 | 第39-40页 |
3.3.2 改进的 SIR 模型 | 第40-41页 |
3.3.3 传播阈值 | 第41-42页 |
3.4 仿真结果 | 第42-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个体随机移动的动态网络病毒传播 | 第49-65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移动模型 | 第50-52页 |
4.2.1 随机游走 | 第50-51页 |
4.2.2 Lévy 飞行 | 第51页 |
4.2.3 随机路点 | 第51-52页 |
4.3 SEIRS 传播模型 | 第52-53页 |
4.4 动力学分析 | 第53-58页 |
4.4.1 传播阈值与平衡点的存在性 | 第53-54页 |
4.4.2 平衡点的稳定性 | 第54-58页 |
4.5 阈值分析与数值仿真 | 第58-63页 |
4.5.1 作用半径 r 的变化 | 第58-60页 |
4.5.2 密度 的变化 | 第60-62页 |
4.5.3 移动速度 v 的变化 | 第62-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考虑个体迁移模式的复合种群网络病毒传播 | 第65-81页 |
5.1 引言 | 第65-66页 |
5.2 模型描述 | 第66-67页 |
5.3 平均场建模与分析 | 第67-72页 |
5.3.1 平均场方程 | 第67-69页 |
5.3.2 理论分析 | 第69-72页 |
5.4 仿真结果 | 第72-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考虑个体迁移模式和异质传播率的复合种群网络病毒传播 | 第81-97页 |
6.1 引言 | 第81-82页 |
6.2 模型描述 | 第82-83页 |
6.3 异质传播率 | 第83-84页 |
6.4 平均场建模与分析 | 第84-88页 |
6.4.1 平均场方程 | 第84页 |
6.4.2 两种不同迁移模式下的传播阈值分析 | 第84-88页 |
6.5 仿真结果 | 第88-95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7-101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97-98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98-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3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113-114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