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7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结构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概述 | 第17-28页 |
2.1 电子银行业务的概念与特点 | 第17-20页 |
2.1.1 电子银行业务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 | 第17-18页 |
2.1.3 电子银行是促进银行结构调整和经营转型的推进器 | 第18-20页 |
2.2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产品 | 第20-24页 |
2.2.1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发展简史 | 第20-21页 |
2.2.2 个人电子银行产品 | 第21-23页 |
2.2.3 企业电子银行产品 | 第23-24页 |
2.2.4 电子银行安全性 | 第24页 |
2.3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服务体系 | 第24-28页 |
2.3.1 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服务 | 第24-26页 |
2.3.2 电子银行业务的服务支持体系 | 第26-27页 |
2.3.3 电子银行业务的业务管理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中国工商银行S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状况 | 第28-39页 |
3.1 中国工商银行S支行基本概况 | 第28页 |
3.2 中国工商银行S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 第28-35页 |
3.2.1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历程 | 第28-29页 |
3.2.2 工行S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 第29-31页 |
3.2.3 电子银行客户结构 | 第31-33页 |
3.2.4 中间业务收入情况 | 第33页 |
3.2.5 柜面业务分流情况 | 第33-35页 |
3.3 工行S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3.3.1 业务发展不够均衡 | 第35页 |
3.3.2 客户结构不够合理 | 第35-36页 |
3.3.3 交易笔数与交易额发展不匹配 | 第36页 |
3.3.4 柜面业务分流工作有待提升 | 第36-37页 |
3.3.5 全行对电子银行作用认知仍不到位 | 第37页 |
3.3.6 电子银行专业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中国工商银行S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 第39-48页 |
4.1 工行S支行整体业务结构分析 | 第39页 |
4.2 工行S支行客户群分析 | 第39-40页 |
4.3 工行S支行内外部环境的SWOT模型分析 | 第40-48页 |
4.3.1 优势(Strenths)分析 | 第40-42页 |
4.3.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 第42-43页 |
4.3.3 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 第43-45页 |
4.3.4 风险(Threats)分析 | 第45-48页 |
第五章 中国工商银行S支行电子银行发展策略 | 第48-56页 |
5.1 中国工商银行S支行电子银行发展战略目标 | 第48-49页 |
5.2 中国工商银行S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 | 第49-56页 |
5.2.1 巩固柜面业务分流成果,为网点经营转型提供支撑 | 第49-50页 |
5.2.2 加大电商平台推广力度,打造网络金融服务新模式 | 第50-51页 |
5.2.3 大力发展手机银行,积极抢占未来客户 | 第51-52页 |
5.2.4 抓住金融交易活跃客户,提升渗透率和动户率 | 第52页 |
5.2.5 依托电子银行平台,打造整体服务优势 | 第52-53页 |
5.2.6 抓好工银信使业务,培育利润增长点 | 第53-54页 |
5.2.7 加强主动防御措施,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 第54-55页 |
5.2.8 强化专业队伍建设,为业务拓展提供支撑 | 第55页 |
5.2.9 积极拓展外拨业务,不断创造服务价值 | 第55-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