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桃品种在阿拉尔垦区的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国内外桃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 引种桃适应性评价研究 | 第12-13页 |
1.3 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1 桃物候期及植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2 桃树器官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3 桃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4 桃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3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17-18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第18页 |
2.1.1 试验地概况 | 第18页 |
2.1.2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8-20页 |
2.2.1 桃品种物候期的观察 | 第18-19页 |
2.2.2 桃品种植物学特性调查 | 第19页 |
2.2.3 引进桃品种的生长特性 | 第19页 |
2.2.4 桃品种果实性状研究 | 第19-20页 |
2.2.5 桃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 第20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1-49页 |
3.1 引进桃品种的物候期观察 | 第21-22页 |
3.2 引进桃品种的植物学特性 | 第22-28页 |
3.2.1 引进桃品种花器官属性 | 第22-23页 |
3.2.2 引进桃品种花冠形态特征 | 第23-25页 |
3.2.3 引进桃品种花粉生活力 | 第25页 |
3.2.4 引进桃品种花粉发芽率 | 第25-26页 |
3.2.5 引进桃品种叶片属性特征 | 第26-27页 |
3.2.6 引进桃品种叶片形态特征 | 第27-28页 |
3.3 引进桃品种的生长指标 | 第28-37页 |
3.3.1 引进桃品种株高比较 | 第28-29页 |
3.3.2 引进桃品种干高与干径比较 | 第29-30页 |
3.3.3 引进桃品种树冠大小比较 | 第30-31页 |
3.3.4 引进桃品种新梢的生长动态 | 第31-32页 |
3.3.5 引进桃品种果实的生长动态 | 第32-33页 |
3.3.6 引进桃品种枝芽数量 | 第33-35页 |
3.3.7 引进桃品种果实座果率 | 第35-37页 |
3.4 引进桃品种果实性状研究 | 第37-43页 |
3.4.1 桃品种果实特征调查 | 第37-38页 |
3.4.2 桃品种果实风味调查 | 第38-39页 |
3.4.3 桃品种外在品质比较 | 第39-40页 |
3.4.4 桃品种内在品质比较 | 第40-41页 |
3.4.5 桃品种果核外观特征调查 | 第41-42页 |
3.4.6 桃品种果核特性 | 第42-43页 |
3.5 引进桃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 第43-49页 |
3.5.1 桃品种比叶重含量 | 第43-44页 |
3.5.2 桃品种叶绿素含量 | 第44-45页 |
3.5.3 引进桃品种光合日变化 | 第45-49页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9-53页 |
4.1 讨论 | 第49-52页 |
4.1.1 引进桃品种植物学特性研究 | 第49页 |
4.1.2 引进桃品种生长特性研究 | 第49-50页 |
4.1.3 引进桃品种果实品质研究 | 第50-51页 |
4.1.4 引进桃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 第51-52页 |
4.2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