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客观归责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绪论第6-9页
    一、研究背景第6页
    二、研究现状第6-8页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第一章 客观归责理论发展脉络第9-19页
    第一节 归责思想的演进第9-10页
    第二节 客观归责理论的起源第10-15页
        一、黑格尔的归责思想第10-12页
        二、客观归责概念的提出第12-15页
    第三节 客观归责理论的孕育时期第15-17页
    第四节 现代客观归责理论的形成第17-19页
第二章 客观归责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9-29页
    第一节 风险概念明晰第19-20页
    第二节 客观归责理论的判断原则第20-29页
        一、不允许性风险的创设第20-23页
        二、不允许性风险的实现第23-26页
        三、符合行为构成的作用范围第26-29页
第三章 客观归责理论的体系性定位第29-35页
    第一节 客观归责理论的体系性定位之争议第29-33页
        一、行为论说第29-30页
        二、因果关系说第30-31页
        三、有责性说第31-32页
        四、构成要件说第32页
        五、违法性说第32-33页
    第二节 客观归责理论体系地位的界定第33-35页
        一、客观归责理论的本质第33-34页
        二、客观归责理论的体系地位之界定第34-35页
第四章 客观归责理论的中国化发展第35-44页
    第一节 客观归责理论的价值第35-38页
        一、为因果关系的发展提供新思路第35-36页
        二、将犯罪的重心转移到客观构成要件第36-37页
        三、客观归责理论方法论上的意义第37-38页
    第二节 客观归责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方向第38-41页
        一、采用“条件说+客观归责理论”第38-39页
        二、引进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以接纳客观归责理论第39-40页
        三、将客观归责理论融入我国四要件犯罪体系第40-41页
    第三节 客观归责理论发展的真正方向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KT/mTOR/NF-κB增加CXCR4促进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损伤修复研究
下一篇:锥度螺旋线圈柱J型逆流色谱的研制及其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