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品论文--抗肿瘤、抗癌药物论文

抗肿瘤药物相关药物性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中文摘要第6-8页
英文摘要第8-9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前言第11-16页
资料和方法第16-18页
    1.1 研究对象第16-17页
        1.1.1 病例纳入标准第16-17页
        1.1.2 病例排除标准第17页
    1.2 研究方法第17页
    1.3 各指标正常值及计算方法第17页
    1.4 转归第17页
    1.5 统计学方法第17-18页
结果第18-30页
    2.1 临床病例资料第18-19页
        2.1.1 临床病例资料第18页
        2.1.2 肾损害组与未发生肾损害组临床资料比较第18-19页
    2.2 肾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第19-20页
        2.2.1 易患肾损害的危险人群第19-20页
        2.2.2 基线肌酐清除率与肾损害发生之间的关系第20页
    2.3 抗肿瘤药物与肾损害的关系第20-23页
        2.3.1 化疗方案分布情况第20-22页
        2.3.2 铂类药物与肾损害的关系第22-23页
        2.3.3 化疗周期与肾损害的关系第23页
    2.4 各因素与肾损害发病时间的关系第23-24页
    2.5 各因素与肾损害恢复时间的关系第24-25页
    2.6 肾损害患者转归情况第25-30页
        2.6.1 患者一般情况与肾损害预后的关系第26页
        2.6.2 肌酐变化倍数与预后的关系第26-27页
        2.6.3 基线肌酐清除率与肾损害预后的关系第27-28页
        2.6.4 化疗药物与肾损害预后的关系第28页
        2.6.5 未愈患者分析第28-30页
讨论第30-35页
结论第35-36页
创新性与不足之处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5页
文献综述第45-55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51-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下一篇:基于均值—方差模型和多元GARCH模型的DC养老金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