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案情介绍及主要争议 | 第12-17页 |
一、案件事实与判决结果 | 第12-15页 |
(一)朱某等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案件事实及判决结果 | 第12-13页 |
(二) 林某等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案件事实及判决结果 | 第13-14页 |
(三)刘某等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案件事实及判决结果 | 第14-15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15-17页 |
(一)“手机定位”信息是否属于刑法上的“公民个人信息”呢 | 第15-16页 |
(二) 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问题 | 第16页 |
(三)本罪中非法获取的认定问题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争议问题分析 | 第17-29页 |
一、公民个人信息范畴的认定 | 第17-20页 |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手机定位”信息是否属于刑法上的“公民个人信息” | 第18-20页 |
二、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 第20-25页 |
(一)情节严重概述及在本罪中的定位 | 第20-22页 |
(二) 单一与综合相结合的“情节严重”的定罪标准的认定 | 第22-25页 |
(三) 朱某等人的侵害行为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法律分析 | 第25页 |
三、本罪的非法获取认定问题 | 第25-29页 |
(一)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手段“非法性”的界定 | 第26-28页 |
(二)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刑事犯罪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问题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案件的启示与建议 | 第29-31页 |
一、明确“情节严重”的标准 | 第29页 |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之有法可依 | 第29-30页 |
三、最高人民法院实施典型案例指导措施指导司法实践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个人简历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