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工业区规划、商业区规划论文

都市圈创新型人才就业空间偏好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研究概念和范围第15-23页
        1.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5-20页
        1.2.2 研究范围及其发展概况第20-23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23-29页
        1.3.1 针对一般就业空间的研究第23-27页
        1.3.2 针对创新空间的研究第27页
        1.3.3 针对空间偏好的研究第27-28页
        1.3.4 研究述评第28-29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第29-30页
        1.4.1 研究方法第29-30页
        1.4.2 数据来源第30页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第30-32页
        1.5.1 研究思路第30页
        1.5.2 内容框架第30-32页
第2章 创新型人才就业空间偏好研究的理论框架第32-41页
    2.1 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32-35页
        2.1.1 都市圈和城镇空间研究方面的理论第32-34页
        2.1.2 城市创新空间系统理论及其层级划分第34-35页
    2.2 创新空间的发展特点分析第35-38页
        2.2.1 创新空间的基本功能解析第35页
        2.2.2 创新空间的特性分析第35-36页
        2.2.3 创新空间的功能组成及其布局结构第36-38页
    2.3 创新型人才就业空间偏好的内涵解析第38-40页
        2.3.1 创新型人才就业空间偏好的基本内容第38页
        2.3.2 各层次就业空间偏好的内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38-40页
    2.4 创新型人才就业空间偏好内容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影响第40-41页
        2.4.1 创新空间的建设方面第40页
        2.4.2 创新型人才的引进方面第40页
        2.4.3 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方面第40-41页
第3章 南京都市圈创新型人才就业空间的格局特征第41-66页
    3.1 主要研究方法第41-42页
    3.2 南京都市圈创新空间的发展历程梳理和发展条件分析第42-51页
        3.2.1 南京都市圈创新空间的发展历程分析第42-47页
        3.2.2 南京都市圈创新空间的发展类型划分第47-48页
        3.2.3 南京都市圈创新空间发展条件分析第48-51页
    3.3 南京都市圈创新空间的区域发展格局第51-55页
        3.3.1 南京都市圈创新型空间的总体发展格局第51-53页
        3.3.2 南京都市圈孵化器的发展格局第53-55页
    3.4 南京都市圈创新空间的城镇分布格局第55-61页
        3.4.1 以“中心城区式”分布为主的城镇“圈层式分布格局”第55-58页
        3.4.2 以“园中园型”分布类型为主的城镇“空间关系格局”第58-61页
    3.5 南京都市圈创新空间的空间布局特征第61-64页
        3.5.1 空间功能配置第61页
        3.5.2 空间布局结构第61-62页
        3.5.3 空间布局方式第62-64页
    3.6 南京都市圈创新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第64-66页
第4章 南京都市圈创新型人才就业空间偏好的基本内容与特征第66-85页
    4.1 南京都市圈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概况第66-67页
        4.1.1 都市圈创新型人才的总体特征第66-67页
        4.1.2 南京都市圈创新型人才与城市及其创新空间之间的关系格局分析第67页
    4.2 调研对象的基本概况分析第67-71页
        4.2.1 总体概况第67-68页
        4.2.2 调研区域的基本概况第68-69页
        4.2.3 调研人员的基本概况第69-71页
    4.3 区域层面的就业空间偏好分析第71-72页
    4.4 城镇层面的就业空间偏好分析第72-78页
        4.4.1 创新型人才对理想就业城市的选择情况分析第72-74页
        4.4.2 创新型人才选择就业偏好城市考虑的主要因素第74-78页
        4.4.3 小结第78页
    4.5 园区层面的就业空间偏好分析第78-85页
        4.5.1 基于调研人群的整体分析第78-79页
        4.5.2 基于不同背景人群的比较分析第79-81页
        4.5.3 基于不同空间内容的分析第81-83页
        4.5.4 小结第83-85页
第5章 基于就业空间偏好的南京都市圈创新空间优化发展策略第85-97页
    5.1 基于偏好内容的创新空间发展效果的评价分析第85-90页
        5.1.1 区域层面第85-87页
        5.1.2 城镇层面第87-90页
        5.1.3 园区层面第90页
    5.2 创新空间的发展现状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影响分析第90-91页
    5.3 创新空间的发展趋势分析第91-93页
    5.4 创新空间的优化发展思路及策略第93-97页
        5.4.1 优化思路分析第93页
        5.4.2 区域和城镇层面的优化策略第93-95页
        5.4.3 园区层面的优化策略第95-9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7-101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第97-99页
        6.1.1 创新空间发展的基本特点第97页
        6.1.2 创新型人才对创新空间偏好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第97-98页
        6.1.3 对创新空间下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第98-99页
    6.2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99-100页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00-101页
        6.3.1 实体空间层面的就业空间偏好研究第100页
        6.3.2 创新空间内其他人群的就业空间偏好研究第100页
        6.3.3 其它创新空间内创新型人才的就业空间偏好研究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4页
附录第104-113页
作者简介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同课异构”研究
下一篇:安徽省内图书馆整体服务外包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