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国电集团分拆上市龙源电力经营绩效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第18-25页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8-21页
        2.1.1 国外相关文献第18-19页
        2.1.2 国内相关文献第19-21页
        2.1.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21页
    2.2 分拆上市的含义及特点第21-22页
        2.2.1 分拆上市的含义第21页
        2.2.2 分拆上市的特点第21-22页
    2.3 分拆上市对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基础第22-25页
        2.3.1 融资理论第22-23页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页
        2.3.3 核心化战略理论第23页
        2.3.4 管理层激励理论第23-25页
3 分拆上市的模式、动因及经营绩效指标设计第25-31页
    3.1 分拆上市的模式第25页
        3.1.1 私募股权投资孵化器模式第25页
        3.1.2 业务差异型模式第25页
        3.1.3 业务相近型模式第25页
    3.2 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动因第25-27页
        3.2.1 市价估值溢价的驱动第25-26页
        3.2.2 投资与融资需求的驱动第26页
        3.2.3 专业化战略需求的驱动第26页
        3.2.4 管理者激励需求的驱动第26-27页
        3.2.5 政府及监管主体的政策导向需要第27页
    3.3 分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第27-31页
        3.3.1 分拆上市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第27-29页
        3.3.2 分拆上市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第29-31页
4 分拆上市后的龙源电力案例分析第31-45页
    4.1 风力发电行业概况及主要特点第31-32页
        4.1.1 风力发电行业概况第31页
        4.1.2 风力发电行业的主要特点第31-32页
    4.2 案例企业背景介绍第32-37页
        4.2.1 国电集团背景介绍第32页
        4.2.2 龙源电力背景介绍第32-34页
        4.2.3 国电集团分拆上市龙源电力动因分析及具体操作第34页
        4.2.4 国电集团分拆上市龙源电力动因分析第34-35页
        4.2.5 国电集团分拆上市龙源电力具体操作第35-37页
    4.3 龙源电力关键财务指标分析第37-41页
        4.3.1 偿债能力指标第37-38页
        4.3.2 营运能力指标第38-39页
        4.3.3 成长能力指标第39-40页
        4.3.4 盈利能力指标第40-41页
    4.4 龙源电力非财务指标分析第41-45页
        4.4.1 主营业务优势方面第41页
        4.4.2 企业规模方面第41-42页
        4.4.3 创新方面第42页
        4.4.4 员工薪酬待遇方面第42-43页
        4.4.5 社会认可度方面第43-44页
        4.4.6 治理结构方面第44-45页
5 龙源电力分拆上市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启示与建议第45-48页
    5.1 龙源电力分拆上市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启示第45-46页
        5.1.1 分拆上市前需合理评估自身能力第45页
        5.1.2 分拆上市需立足于公司战略第45-46页
        5.1.3 通过分拆上市优化企业市值管理能力第46页
        5.1.4 通过分拆上市完善企业投融资管理能力第46页
        5.1.5 通过分拆上市激发公司管理层积极性第46页
    5.2 龙源电力分拆上市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建议第46-48页
        5.2.1 分拆上市进行中及完成后跟进绩效评价第46-47页
        5.2.2 降低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性第47页
        5.2.3 建立健全企业分拆上市相关制度第47-48页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庆云与《淞滨吟社集》研究
下一篇:语体学视野下的教师语言研究--以中学语文教师语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