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成本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 1.2 研究内容 | 第8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4 研究创新 | 第9-10页 |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0-13页 |
| 2 文献回顾 | 第13-17页 |
| 2.1 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成本文献回顾 | 第13-15页 |
| 2.2 审计质量、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成本文献回顾 | 第15-17页 |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17-23页 |
| 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页 |
| 3.2 违约风险理论 | 第17-18页 |
| 3.3 研究假设 | 第18-23页 |
| 4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 第23-32页 |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3-27页 |
| 4.2 变量构建 | 第27-30页 |
| 4.3 研究模型 | 第30-32页 |
| 5 实证研究结果 | 第32-45页 |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32-35页 |
| 5.2 相关性分析 | 第35-37页 |
| 5.3 假设检验结果 | 第37-40页 |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40-45页 |
| 6 结论和建议 | 第45-47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45-46页 |
| 6.3 政策建议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