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全域旅游视野下河南登封市旅游形象分析与建议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引言第11-18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11-13页
        (一)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第11页
        (二) 旅游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第11-12页
        (三) 县域旅游管理实践中倒逼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第12页
        (四) 登封县域旅游发展遇到瓶颈第12-13页
    二、登封旅游发展研究述评第13-14页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4-15页
        (一) 研究目的第14页
        (二) 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第15-18页
        (一) 研究内容第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三) 研究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旅游形象与全域旅游之间的关系第18-29页
    一、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 旅游形象第18页
        (二) 全域旅游第18-19页
    二、相关理论第19-21页
        (一) 公共管理理论第19-20页
        (二)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0页
        (三) 生态城市理论第20-21页
    三、旅游形象与全域旅游的研究内容第21-24页
        (一) 旅游形象的研究内容第21-23页
        (二) 全域旅游的研究内容第23-24页
    四、旅游形象与全域旅游的关系第24-29页
        (一) 非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旅游形象第25-26页
        (二) 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旅游形象第26-29页
第3章 登封市旅游发展与建设状况第29-33页
    一、登封市概况第29页
    二、登封市旅游发展状况第29-30页
    三、登封市旅游建设状况第30-31页
        (一) 登封旅游业肇始于《少林寺》的热映第30-31页
        (二) 登封旅游业转轨变型发展第31页
        (三)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第31页
    四、全域旅游提出后的登封市旅游工作重心变化第31-33页
第4章 从全域旅游观察登封旅游形象的树立与传播第33-46页
    一、问卷设计与样本构成第33-35页
        (一) 问卷设计第33页
        (二) 数据收集第33-34页
        (三) 样本构成第34-35页
    二、原生旅游形象分析第35-37页
    三、引致旅游形象分析第37-38页
    四、复合旅游形象分析第38-44页
        (一) 复合旅游形象指标均值比较第38-41页
        (二) 复合旅游形象因子分析第41-44页
    五、问题归纳第44-46页
第5章 全域旅游视野下登封市旅游形象提升建议第46-52页
    一、实施“互联网+”打造智慧旅游城市第46页
    二、治理改善全市生态环境第46-47页
    三、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第47-48页
        (一) 大力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第47页
        (二) 努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标准第47-48页
    四、引导社区居民融入与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第48-49页
        (一) 社区居民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发展第48页
        (二) 社区居民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第48-49页
    五、提升核心引擎旅游产品,开发配套大众旅游产品第49页
        (一) 提升核心引擎旅游产品第49页
        (二) 开发配套大众旅游产品第49页
    六、全域旅游形象精准营销推广第49-50页
        (一) 旅游市场的精准营销选择第49-50页
        (二) 多样化的目的地形象推广第50页
    七、全域旅游形象提炼的建议第50-52页
        (一) “地—文—人”三脉合一旅游形象设计第50-51页
        (二) 旅游市场形象定位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第52-54页
    一、基本结论第52-53页
    二、研究展望第53-54页
        (一) 登封旅游形象提升的具体行动方案第53页
        (二) 全域旅游发展对旅游形象提升的效果评价第53-54页
注释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附录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战略一致性视角下制造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研究
下一篇:徐伯昕出版经营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