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光催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1.1 光催化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1.1.3 可见光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 Bi_2WO_6的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1.2.1 钨酸铋(Bi_2WO_6)概述 | 第15页 |
1.2.2 钨酸铋(Bi_2WO_6)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1.2.3 钨酸铋(Bi_2WO_6)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 膨润土的研究概况 | 第19-22页 |
1.3.1 膨润土的结构 | 第19-20页 |
1.3.2 膨润土的性质 | 第20-21页 |
1.3.3 膨润土-光催化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膨润土-Bi_2WO_6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3-42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23-28页 |
2.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 第23-24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41页 |
2.3.1 XRD表征分析 | 第28-29页 |
2.3.2 TEM和SEM分析 | 第29-33页 |
2.3.3 UV-vis DRS分析 | 第33页 |
2.3.4 BET分析 | 第33-34页 |
2.3.5 催化剂合成条件的筛选 | 第34-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3 膨润土-Bi_2WO_6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研究 | 第42-54页 |
3.1 前言 | 第42-43页 |
3.2 研究内容 | 第43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4-53页 |
3.4.1 暗反应 | 第44页 |
3.4.2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3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4 溶液pH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5 盐效应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6 H_2O_2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 | 第50-52页 |
3.4.8 动力学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膨润土-Bi_2WO_6催化剂降解孔雀石绿和结晶紫实验研究 | 第54-66页 |
4.1 前言 | 第54-55页 |
4.2 研究内容 | 第55页 |
4.3 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实验 | 第55-59页 |
4.3.1 孔雀石绿标准曲线 | 第56-57页 |
4.3.2 可见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57-59页 |
4.4 光催化降解结晶紫实验 | 第59-64页 |
4.4.1 结晶紫标准曲线 | 第60-61页 |
4.4.2 结晶紫的可见光催化降解 | 第61-64页 |
4.5 膨润土-Bi_2WO_6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机理初步探讨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