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高中自然地理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缘由第9-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9页
        一、翻转课堂的观念研究第11-13页
        二、翻转课堂的研究重点第13-18页
        三、地理翻转课堂的研究第18-19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0-23页
        一、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研究思路第21-23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3-31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第23-26页
        一、翻转课堂第23-25页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第25-26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6-31页
        一、掌握学习理论概述第26-30页
        二、基于掌握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第30页
        三、翻转课堂的其它理论支撑第30-31页
第三章 高中自然地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建构第31-41页
    第一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建构第31-32页
        一、结构框架设计第31页
        二、教学流程设计第31页
        三、教学模型的设计第31-32页
    第二节 翻转课堂教学流程的解析第32-40页
        一、课前第32-37页
        二、课中第37-38页
        三、课后第38-40页
    第三节 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环节注意事项第40-41页
        一、翻转前第40页
        二、翻转时第40页
        三、翻转后第40-41页
第四章 高中自然地理翻转课堂教学前期分析第41-52页
    第一节 实践对象分析第41-46页
        一、学校情况分析第41-42页
        二、学生情况分析第42-46页
    第二节 实践内容分析第46-49页
        一、自然地理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第46-47页
        二、自然地理的内容特征分析第47-49页
    第三节 实践困难与对策分析第49-52页
        一、教学视频的开发第50页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50页
        三、学习资源的获取第50-51页
        四、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第51-52页
第五章 高中自然地理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研究第52-73页
    第一节 实验目的及假设第52页
        一、实验目的第52页
        二、实验假设第52页
    第二节 实验样本的选取第52页
    第三节 信息技术环境第52-53页
    第四节 实验变量控制与过程第53-54页
        一、实验变量第53页
        二、实验过程第53-54页
    第五节 实验案例——以中图版必修 1《热力环流》为例第54-62页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学习内容分析第54-57页
        二、教学设计第57-58页
        三、教学材料设计第58-61页
        四、教学流程设计第61-62页
    第六节 实验效果的检测与分析第62-73页
        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62页
        二、实验效果分析第62-7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6页
    第一节 结论第73-74页
    第二节 研究限制第74-75页
    第三节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录第79-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实证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下一篇:hTER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肾癌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