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乡贫困家庭社会资本的测度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2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 ·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 ·社会资本测度的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 ·社会资本在贫困问题中的研究 | 第22-24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4-28页 |
|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 2 贫困家庭社会资本测度的理论分析 | 第28-40页 |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8-32页 |
| ·贫困和贫困家庭的界定 | 第28-30页 |
| ·社会资本的界定 | 第30-32页 |
| ·社会资本与贫困的关系 | 第32-35页 |
| ·贫困的成因的一般性理论 | 第32-33页 |
| ·贫困的形成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因素 | 第33-34页 |
| ·社会资本对贫困家庭的支持 | 第34-35页 |
| ·社会资本的测度理论 | 第35-40页 |
| ·社会资本测度的层面 | 第35-36页 |
| ·社会资本测度的方法 | 第36-38页 |
| ·本文测度方法的选择 | 第38-40页 |
| 3 上海城乡贫困家庭社会资本测度的指标构建 | 第40-54页 |
| ·上海城乡贫困家庭概况 | 第40-43页 |
| ·上海城乡贫困家庭的总体规模 | 第40-41页 |
| ·上海城乡贫困家庭的人口构成 | 第41-42页 |
| ·上海城乡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 | 第42-43页 |
| ·社会资本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3-46页 |
| ·测度框架的构建 | 第43-44页 |
| ·测度指标的确定 | 第44-46页 |
| ·社会资本的指标分析 | 第46-51页 |
| ·网络指标 | 第46-48页 |
| ·参与指标 | 第48-49页 |
| ·信任指标 | 第49-51页 |
| ·互惠指标 | 第51页 |
| ·上海城乡贫困家庭社会资本的测量公式 | 第51-54页 |
| ·城乡贫困家庭社会资本指标相关性 | 第51-52页 |
| ·城乡贫困家庭社会资本指标的系数 | 第52-54页 |
| 4 上海城乡贫困家庭社会资本测度结果及分析 | 第54-64页 |
| ·上海城乡贫困家庭社会资本的测度结果 | 第54-55页 |
| ·城乡贫困家庭总体社会资本测度的结果 | 第54页 |
| ·城乡贫困家庭社会资本差异的检验 | 第54-55页 |
| ·城乡贫困家庭社会资本测度结果的比较 | 第55-58页 |
| ·社会资本参与指标的比较 | 第56页 |
| ·社会资本信任指标的比较 | 第56-57页 |
| ·社会资本互惠指标的比较 | 第57-58页 |
| ·城乡贫困家庭社会资本差异的原因 | 第58-60页 |
| ·城镇贫困家庭互惠情况不足的原因 | 第58-59页 |
| ·农村贫困家庭社会参与不足的原因 | 第59页 |
| ·农村贫困家庭社会信任度低的原因 | 第59-60页 |
| ·城乡贫困家庭社会网络缺失的原因 | 第60页 |
| ·提高贫困家庭社会资本使其摆脱贫困 | 第60-64页 |
| ·城镇贫困家庭社会资本的提高 | 第60-61页 |
| ·农村贫困家庭社会资本的提高 | 第61-62页 |
| ·缩小城乡贫困家庭社会资本差距 | 第62-64页 |
| 5 研究的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附录1 | 第69-72页 |
| 附录2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