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ABC转运体 | 第13-15页 |
1.1.1 ABC转运体简介 | 第13页 |
1.1.2 ABC转运体的结构和功能机制 | 第13-14页 |
1.1.3 P-糖蛋白 | 第14-15页 |
1.2 基于细胞的体外ABC转运体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2.1 细胞毒性测试 | 第15页 |
1.2.2 单细胞层分析法 | 第15-17页 |
1.3 基于膜的体外ABC转运体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囊泡转运分析法 | 第17-18页 |
1.3.2 ATP酶分析法 | 第18-19页 |
1.4 P-gp介导的中西药相互作用 | 第19-20页 |
1.5 本课题研究概述 | 第20-22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20-2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MDR1膜囊泡的制备 | 第22-29页 |
2.1 仪器与试剂 | 第22-24页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1.2 主要试剂材料 | 第22-23页 |
2.1.3 溶液配制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2.2.1 Sf9细胞培养 | 第24页 |
2.2.2 病毒转染 | 第24-25页 |
2.2.3 膜囊泡制备 | 第25页 |
2.2.4 蛋白浓度测定 | 第25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5-28页 |
2.3.1 Sf9细胞形态考察 | 第25-26页 |
2.3.2 BSA标准曲线 | 第26-27页 |
2.3.3 MDR1膜囊泡的蛋白浓度考察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MDR1膜囊泡的功能表征及基于膜的体外MDR1转运体研究方法验证 | 第29-37页 |
3.1 仪器与试剂 | 第29-31页 |
3.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9页 |
3.1.2 主要试剂材料 | 第29-30页 |
3.1.3 溶液配制 | 第30-3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3.2.1 磷酸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1页 |
3.2.2 ATP酶分析法 | 第31-32页 |
3.2.3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2-36页 |
3.3.1 磷酸标准曲线 | 第32-33页 |
3.3.2 MDR1膜囊泡的ATP酶活性考察 | 第33-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MDR1膜囊泡的应用——降脂中西药的体外MDR1研究 | 第37-46页 |
4.1 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4.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页 |
4.1.2 主要试剂材料 | 第38页 |
4.1.3 溶液配制 | 第3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4.2.1 ATP酶分析法及数据分析 | 第38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8-44页 |
4.3.1 阿托伐他汀对P-gp的影响 | 第38-40页 |
4.3.2 降脂中药复方对P-gp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3 单方饮片对P-gp的影响 | 第41-43页 |
4.3.4 泽泻单体对P-gp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基于细胞的体外ABC转运体方法验证 | 第46-55页 |
5.1 仪器与试剂 | 第47页 |
5.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7页 |
5.1.2 主要试剂材料 | 第47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7-50页 |
5.2.1 Caco-2 细胞培养 | 第47-48页 |
5.2.2 细胞单层模型建立及验证 | 第48-49页 |
5.2.3 阿托伐他汀的跨膜转运实验 | 第49页 |
5.2.4 降脂中药复方对阿托伐他汀的跨膜转运的影响 | 第49页 |
5.2.5 阿托伐他汀的分析方法建立 | 第49-50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50-54页 |
5.3.1 Caco-2 细胞形态考察 | 第50-51页 |
5.3.2 单细胞层的完整性验证 | 第51-52页 |
5.3.3 阿托伐他汀的分析方法考察 | 第52-53页 |
5.3.4 跨膜转运实验结果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