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 ·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2-21页 |
|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研究 | 第14-21页 |
| ·本文研究及工作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格子-Boltzmann 理论 | 第22-45页 |
| ·格子-Boltzmann 基本原理 | 第22-30页 |
| ·多孔介质重构 | 第30-32页 |
| ·多孔介质的生成方法 | 第30-31页 |
| ·多孔介质的数据结构 | 第31-32页 |
|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的格子-Boltzmann 方法 | 第32-38页 |
| ·孔隙尺度格子-Boltzmann 方法 | 第33-35页 |
| ·表征体元尺度格子-Boltzmann 方法 | 第35-38页 |
| ·格子-Boltzmann 方法的并行实现 | 第38-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多孔电极微尺度流动数值模拟 | 第45-86页 |
| ·引言 | 第45-50页 |
| ·模型建立 | 第50-69页 |
| ·物理模型 | 第50-53页 |
| ·格子-Boltzmann 模型 | 第53-65页 |
| ·模拟参数选取 | 第65-69页 |
| ·模型计算与有效性分析 | 第69-7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8-84页 |
| ·孔隙率、电流密度对质量传递和浓差极化的影响 | 第80-82页 |
| ·气体组分对浓差极化的影响 | 第82-83页 |
| ·阳极结构对浓差极化的影响及电极结构优化 | 第83-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第四章 多孔电极微尺度换热实验研究 | 第86-113页 |
| ·引言 | 第86页 |
| ·实验装置与拟合方案 | 第86-101页 |
| ·实验装置简介 | 第86-93页 |
| ·多孔电极制备 | 第93-98页 |
| ·实验拟合方案 | 第98-101页 |
| ·实验数据与分析 | 第101-112页 |
| ·有效导热系数拟合 | 第102-108页 |
| ·温度影响 | 第108-109页 |
| ·气体流速影响 | 第109-110页 |
| ·孔隙率影响 | 第110-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113页 |
| ·后续研究工作 | 第113-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21页 |
| 附录 | 第121-128页 |
| 致谢 | 第128-12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29-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