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中学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导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基础 | 第9-13页 |
·关于国内的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关于国外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3-15页 |
2 概念界定及其理论指导 | 第15-19页 |
·对民办学校、思想道德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邵阳市民办教育的总体情况 | 第15-17页 |
·邵阳市民办教育的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邵阳市民办教育的特点 | 第16-17页 |
·对中学生影响较大的道德原则 | 第17-19页 |
·爱国主义 | 第17页 |
·集体主义 | 第17页 |
·个人主义 | 第17-18页 |
·享乐主义 | 第18页 |
·拜金主义 | 第18-19页 |
3 民办中学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 第19-30页 |
·民办中学学生思想道德的积极表现 | 第19-23页 |
·具有较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 第19-20页 |
·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 | 第20-21页 |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心和同情心 | 第21-22页 |
·具有热爱劳动和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 第22-23页 |
·民办中学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对个人价值观认识不明确 | 第23-24页 |
·对心理素质发展不重视 | 第24页 |
·对参加政治活动不积极 | 第24-25页 |
·对网络诱惑的自制力不乐观 | 第25-26页 |
·与公办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对比 | 第26-30页 |
·对现实的社会责任感的不同 | 第26页 |
·对高消费高享乐的追求不同 | 第26-27页 |
·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态度不同 | 第27-28页 |
·对人生前途认识的不同 | 第28-30页 |
4 民办中学生思想道德出现偏差的原因剖析 | 第30-36页 |
·社会环境因素 | 第30-31页 |
·家庭教育因素 | 第31-32页 |
·家庭经济富足 | 第31页 |
·家庭结构不稳定 | 第31页 |
·家庭教育不合理 | 第31-32页 |
·学校教育因素 | 第32-35页 |
·学校德育地位落实不到位 | 第32-33页 |
·学校教育方式不科学 | 第33页 |
·学校教育内容不先进 | 第33-34页 |
·学校教师队伍不完善 | 第34-35页 |
·自身因素 | 第35-36页 |
5 加强民办中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 第36-48页 |
·营造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 第36-39页 |
·正视民办教育 | 第36页 |
·大力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 | 第36-37页 |
·加强民办教育管理机构的建设 | 第37页 |
·改善校园周边环境 | 第37页 |
·增强社会媒体责任感 | 第37-38页 |
·开展多样化的的德育活动 | 第38-39页 |
·加强爱国主义基地教育 | 第38页 |
·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 | 第38-39页 |
·抓好家庭教育第一课堂 | 第39-40页 |
·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 第39页 |
·更新家庭教育内容 | 第39-40页 |
·创建家庭教育环境 | 第40页 |
·守好校园育人主阵地 | 第40-48页 |
·推进领导制度建设,强化德育教育 | 第40-41页 |
·加强领导制度建设 | 第40-41页 |
·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 第41页 |
·健全德育考评制度 | 第41页 |
·发挥课堂育人功能,强化示范教育 | 第41-42页 |
·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 第42页 |
·积极畅通家长联系渠道 | 第42页 |
·开展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强化扬善教育 | 第42-45页 |
·大力发展养成教育 | 第43页 |
·广泛开展礼仪教育 | 第43页 |
·深入开展法制教育 | 第43-44页 |
·着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第44页 |
·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第44-45页 |
·更新德育教育方法,强化渗透教育 | 第45-48页 |
·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 第45页 |
·用奖励方式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 第45-46页 |
·用参与社会实践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 第46-47页 |
·用自我教育的方式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