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支架式教学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6-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6-7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1.3.1 支架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1.3.2 学生参与度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12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2-13页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3页 |
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3 支架式教学和参与度的概述 | 第14-20页 |
3.1 支架式教学的概述 | 第14-19页 |
3.1.1 支架式教学的概念 | 第14-15页 |
3.1.2 支架式教学的环节 | 第15-16页 |
3.1.3 支架的类型 | 第16-19页 |
3.2 学生参与度的概述 | 第19-20页 |
3.2.1 学生参与度的概念 | 第19页 |
3.2.2 学生参与度的测量 | 第19-20页 |
3.3 支架式教学下的学生参与 | 第20页 |
4 高中生物支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 第20-32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20页 |
4.2 实验对象 | 第20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4.4 实验过程 | 第21-28页 |
4.4.1 实验前测 | 第22-23页 |
4.4.2 教学案例 | 第23-28页 |
4.4.3 实验后测 | 第28页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4.5.1 生物成绩后测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4.5.2 调查问卷后测结果与分析 | 第29页 |
4.5.3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4.5.5 访谈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5 结语 | 第32-36页 |
5.1 研究的结论 | 第32-33页 |
5.2 建议 | 第33-34页 |
5.2.1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 第33-34页 |
5.2.2 搭建支架要先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第34页 |
5.2.3 支架的搭建要具有渐撤性 | 第34页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34-36页 |
5.3.1 研究的不足 | 第34-35页 |
5.3.2 研究的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1 | 第39-41页 |
附录 2 | 第41-42页 |
附录 3 | 第42-43页 |
附录 4 | 第43-47页 |
附录 5 | 第47-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