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铝硅合金的相图及其凝固机理 | 第10-12页 |
1.2 A356铝合金的基本性能 | 第12-13页 |
1.3 A356合金熔炼过程中与大气的相互作用 | 第13-17页 |
1.3.1 A356铝合金的氧化 | 第13页 |
1.3.2 A356铝合金的吸氢 | 第13-16页 |
1.3.3 气孔形成机理 | 第16-17页 |
1.4 铸造铝合金轮毂的主要生产流程 | 第17-19页 |
1.4.1 熔炼工序 | 第17-18页 |
1.4.2 铸造工序 | 第18页 |
1.4.3 热处理工序 | 第18页 |
1.4.4 机加工工序 | 第18-19页 |
1.4.5 涂装工序 | 第19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试验方案及分析方法 | 第20-32页 |
2.1 试验材料准备 | 第20页 |
2.2 试验过程 | 第20页 |
2.3 测试与分析 | 第20-31页 |
2.3.1 密度检测(氢含量) | 第20-22页 |
2.3.2 铝液流动性检测 | 第22-23页 |
2.3.3 K模断口检查法 | 第23-24页 |
2.3.4 热分析检测 | 第24页 |
2.3.5 金属杂质检测 | 第24-25页 |
2.3.6 显微组织观察 | 第25页 |
2.3.7 拉伸性能测试 | 第25-27页 |
2.3.8 疲劳性能分析 | 第27-30页 |
2.3.9 冲击性能分析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不同铝液质量评价 | 第32-38页 |
3.1 铝屑前处理效果评价 | 第32页 |
3.2 铝液质量评价 | 第32-36页 |
3.2.1 铝液化学成分对比 | 第32-33页 |
3.2.2 铝液密度对比 | 第33页 |
3.2.3 铝液流动性对比 | 第33-34页 |
3.2.4 铝液细化及变质能力对比 | 第34-35页 |
3.2.5 K模检测结果分析 | 第35页 |
3.2.6 经过精炼处理后的铝液质量——金属杂质检测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不同铝液生产产品质量评价 | 第38-48页 |
4.1 不同原材料对成品率的影响 | 第38页 |
4.2 不回同炉料对轮毂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8-42页 |
4.3 不同回炉料对轮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2-47页 |
4.3.1 对轮毂过程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2 对轮毂可靠性的影响 | 第44-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