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一中国汽车连接器行业现状 | 第9-10页 |
·中国汽车连接器行业背景 | 第9页 |
·中国汽车连接器行业现状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精益生产概述 | 第10-11页 |
·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及特点 | 第11-12页 |
·实施精益生产所用的工具 | 第12-15页 |
·精益生产5原则 | 第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第二章 TH公司原有制造系统概况 | 第17-25页 |
·TH公司介绍 | 第17-19页 |
·公司简介及业绩 | 第17页 |
·公司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公司人员构成情况 | 第18-19页 |
·TH公司生产体系分析 | 第19-20页 |
·现场管理总体状况 | 第19页 |
·1413701中央电气盒生产现状 | 第19-20页 |
·导入精益生产模式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旧的生产模式 | 第20-21页 |
·精益生产的优势 | 第21页 |
·制定精益生产实施方案 | 第21-25页 |
第三章 TH公司精益生产方案实施 | 第25-60页 |
·精益生产六个相互依存的要素概述 | 第25-26页 |
·精益生产六个相互依存的要素 | 第25页 |
·六个相互依存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25-26页 |
·精益生产六个相互依存的要素评估 | 第26-32页 |
·六个相互依存的要素评估意义 | 第26页 |
·六个相互依存的要素评估标准 | 第26-31页 |
·六个相互依存的要素评估结果 | 第31-32页 |
·绘制当前状态(2007年)价值流图表 | 第32-36页 |
·以2007年1413701中央电气盒为例进行价值流分析 | 第32-35页 |
·1413701中央电气盒当前状态(2007年)价值流图表 | 第35-36页 |
·当前状态(2007年)价值流差距及未来状态(2010年)规划和目标 | 第36-38页 |
·建立符合精益思想的价值流 | 第36-37页 |
·规划未来状态(2010年)价值流 | 第37-38页 |
·绘制未来状态(2010年)价值流图表 | 第38-39页 |
·缩小差距行动方案实施 | 第39-60页 |
·雇员环境与参与 | 第39-40页 |
·质量系统 | 第40-43页 |
·运行效率 | 第43-47页 |
·工作场所组织 | 第47-48页 |
·材料移动 | 第48-50页 |
·流动制造 | 第50-60页 |
第四章 TH公司实施精益生产效果及绩效分析 | 第60-66页 |
·精益生产实施效果验收 | 第60-65页 |
·缩短生产周期 | 第61-62页 |
·满足客户节拍时间 | 第62页 |
·提高生产效率 | 第62-63页 |
·库存压缩 | 第63-64页 |
·减少物流场地 | 第64-65页 |
·精益生产的绩效分析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70页 |
·TH公司实施精益生产的研究总结 | 第66-68页 |
·运用六个相互依存的要素全面分析问题 | 第66页 |
·选择有代表性的产品或产品族作为分析研究对象 | 第66-67页 |
·高层管理支持并参与 | 第67页 |
·一线员工必须紧密配合 | 第67页 |
·团队成员必须步调一致 | 第67-68页 |
·需要进一步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方法 | 第68页 |
·TH公司实施精益生产的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