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杨木增强—染色复合改性工艺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引言 | 第16-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1.1.3 项目来源与支持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2.1 木材树脂浸渍改性 | 第17-19页 |
1.2.2 木材染色 | 第19-22页 |
1.2.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3-26页 |
1.3.1 重点解决问题 | 第23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3.4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染料和溶液pH值对复合染色的影响 | 第26-53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27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2.2.4 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51页 |
2.3.1 溶液pH值对溶液储存期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2 溶液pH值对木材增重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3 溶液pH值对染色材颜色的影响 | 第31-47页 |
2.3.4 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47-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耐光助剂对复合染色的影响 | 第53-70页 |
3.1 引言 | 第53-54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54页 |
3.2.2 仪器与设备 | 第54-55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55页 |
3.2.4 性能测试 | 第55-5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9页 |
3.3.1 耐光助剂对处理材增重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2 耐光助剂对处理材表面颜色的影响 | 第57-59页 |
3.3.3 耐光助剂对处理材耐水色牢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3.3.4 耐光助剂对处理材耐光色牢度的影响 | 第60-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树脂型复合染色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 第70-86页 |
4.1 引言 | 第70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70-72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70页 |
4.2.2 仪器与设备 | 第70-71页 |
4.2.3 试验方法 | 第71-72页 |
4.2.4 性能测试 | 第7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2-85页 |
4.3.1 复合染色材的物理性能 | 第72-75页 |
4.3.2 复合染色材的颜色性能 | 第75-78页 |
4.3.3 复合染色材的耐水色牢度 | 第78-81页 |
4.3.4 复合染色材的耐光色牢度 | 第81-84页 |
4.3.5 综合评定优化工艺 | 第84-8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复合染色材的性能评价及机理初探 | 第86-97页 |
5.1 引言 | 第86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86-88页 |
5.2.1 试验材料 | 第86页 |
5.2.2 仪器与设备 | 第86-87页 |
5.2.3 试验方法 | 第87页 |
5.2.4 性能测试 | 第87-8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8-95页 |
5.3.1 复合染色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 第88-90页 |
5.3.2 复合染色材的颜色 | 第90-91页 |
5.3.3 复合染色材的耐水色牢度 | 第91页 |
5.3.4 复合染色材的耐光色牢度 | 第91-93页 |
5.3.5 扫描电镜观察 | 第93-94页 |
5.3.6 红外光谱分析 | 第94-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6.1 结论 | 第97-98页 |
6.2 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9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