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导论 | 第12-20页 |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2-14页 |
1 研究的缘起 | 第12-13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 学术界相关研究状况 | 第14-18页 |
1. 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特点及重要性的研究 | 第14-15页 |
2. 关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的研究 | 第15-16页 |
3.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研究 | 第16-18页 |
(三)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特点及重要性 | 第20-28页 |
(一)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特点 | 第20-21页 |
1.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 第20页 |
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第20-21页 |
(二)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 第21-23页 |
1.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联系 | 第22页 |
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区别 | 第22-23页 |
(三) 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第23-28页 |
1. 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的应有之义 | 第23-25页 |
2. 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25-27页 |
3.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 第27-28页 |
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8-36页 |
(一) 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1. 主阵地与主渠道不协调 | 第28-29页 |
2. 教育内容缺乏科学的分层和分类 | 第29页 |
3. 教育过程脱节 | 第29-30页 |
4. 教育方法单一、形式单调 | 第30-31页 |
5. 教育评价不一致、知行矛盾 | 第31页 |
(二) 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1-36页 |
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固有矛盾使然 | 第31-32页 |
2. 缺乏对指导思想系统、全面的解读 | 第32-33页 |
3. 对中央的顶层设计落实不到位 | 第33-34页 |
4. 管理体制不统一、协同性不强 | 第34页 |
5.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 第34-36页 |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36-47页 |
(一) 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能动性 | 第36-38页 |
1. 尊重大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 第36页 |
2. 丰富教育活动的组织载体,拓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 第36-37页 |
3.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第37-38页 |
(二) 全面构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 | 第38-44页 |
1. 丰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38页 |
2. 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第38-40页 |
3. 优化、整合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 第40-42页 |
4. 善于发现、归纳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 第42-43页 |
5. 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 第43-44页 |
(三) 实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紧密配合 | 第44-47页 |
1.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 第44页 |
2. 加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交流 | 第44-45页 |
3. 建立科学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