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0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1.1 铬的化学特性 | 第11-12页 |
1.1.2 铬污染的来源以及危害 | 第12页 |
1.2 废水中铬的处理方法 | 第12-14页 |
1.2.1 化学法 | 第12-13页 |
1.2.2 生物法 | 第13页 |
1.2.3 物理法 | 第13-14页 |
1.3 海藻酸钠简介及应用 | 第14-18页 |
1.3.1 海藻酸钠简介 | 第14-16页 |
1.3.2 海藻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6页 |
1.3.3 海藻酸钠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3.1 在食品上的应用 | 第16页 |
1.3.3.2 在制药上的应用 | 第16页 |
1.3.3.3 在印纺上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3.4 在水处理上的应用 | 第17-18页 |
1.4 磁性在吸附剂制备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5.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18-19页 |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5页 |
2.1 化学试剂 | 第20-21页 |
2.2 仪器与设备 | 第21页 |
2.3 表征手段 | 第21-23页 |
2.3.1 结构形貌表征(FESEM/EDS、TEM) | 第21-22页 |
2.3.2 比表面积孔隙率表征(BET) | 第22页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2页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2页 |
2.3.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2-23页 |
2.3.6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第23页 |
2.3.7 拉曼光谱仪(Raman) | 第23页 |
2.3.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 第23页 |
2.4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2.4.1 海藻酸钠基磁性纳米碳材料的制备 | 第23-24页 |
2.4.2 整体式海藻酸钠基磁性碳球吸附剂的制备 | 第24页 |
2.4.3 批量吸附实验及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5-49页 |
3.1 海藻酸钠基纳米碳材料(FE-SA-X)用于去除水体中铬离子 | 第25-37页 |
3.1.1 Fe-SA-X的表征 | 第25-27页 |
3.1.2 溶液pH影响研究 | 第27-28页 |
3.1.3 接触时间和动力学研究 | 第28-29页 |
3.1.4 初始浓度和等温吸附研究 | 第29-31页 |
3.1.5 温度影响研究 | 第31-32页 |
3.1.6 离子强度影响研究 | 第32-33页 |
3.1.7 脱附和重复使用性研究 | 第33-34页 |
3.1.8 Cr(VI)去除机制探究 | 第34-37页 |
3.1.9 小结 | 第37页 |
3.2 整体式磁性碳球(MMCB)用于去除水体中铬离子 | 第37-49页 |
3.2.1 MMCB的表征 | 第38-41页 |
3.2.2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41-42页 |
3.2.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2页 |
3.2.4 等温吸附研究 | 第42-44页 |
3.2.5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44-45页 |
3.2.6 离子强度影响研究 | 第45-46页 |
3.2.7 重复使用性研究 | 第46-47页 |
3.2.8 吸附机理研究 | 第47-48页 |
3.2.9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4.1 论文总结 | 第49-50页 |
4.2 论文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