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绪论 | 第7-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7-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9-14页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第9-12页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1 研究的重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难点 | 第17页 |
1.4.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页 |
2. 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与早期统筹 | 第17-31页 |
2.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第17-24页 |
2.1.1 共同富裕理论的历史追溯 | 第17-20页 |
2.1.2 共同富裕的提出以及科学内涵 | 第20页 |
2.1.3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 第20-22页 |
2.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向 | 第22-23页 |
2.1.5 先富带动后富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 第23-24页 |
2.2 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三步走”战略 | 第24-26页 |
2.2.1“三步走”战略的提出与科学依据 | 第24-25页 |
2.2.2 共同富裕是“三步走”战略的中心内容 | 第25页 |
2.2.3 非均衡到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25-26页 |
2.3 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 | 第26-31页 |
2.3.1 毫不动摇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第26-28页 |
2.3.2 改革开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 | 第28-29页 |
2.3.3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页 |
3. 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统筹发展实践 | 第31-45页 |
3.1 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举措——西部大开发 | 第31-35页 |
3.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31-33页 |
3.1.2 统筹发展先进生产力夯实社会物质基础 | 第33-34页 |
3.1.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 | 第34-35页 |
3.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城乡统筹发展 | 第35-44页 |
3.2.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 | 第35-36页 |
3.2.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对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发展 | 第36-39页 |
3.2.3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于解决“三农”问题 | 第39-40页 |
3.2.4 统筹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精神共同富裕 | 第40-41页 |
3.2.5 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 第41-43页 |
3.2.6 统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新时期习近平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统筹发展 | 第45-54页 |
4.1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45-47页 |
4.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依据 | 第45-46页 |
4.1.2“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内在关系及其哲学思考 | 第46-47页 |
4.2 实现共同富裕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第47-53页 |
4.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统筹发展的目标 | 第47-49页 |
4.2.2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统筹路径 | 第49-51页 |
4.2.3 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 | 第51-52页 |
4.2.4 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统筹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 | 第54-63页 |
5.1 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发展:坚定党的领导和“四个自信” | 第54-60页 |
5.1.1 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共同富裕和谐社会建设发展 | 第54-55页 |
5.1.2 精准扶贫实现同步小康社会 | 第55-57页 |
5.1.3 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本质 | 第57-60页 |
5.2 党的领导和“四个自信”与共同富裕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第60-63页 |
5.2.1 党的领导和“四个自信”与实现共同富裕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第60-61页 |
5.2.2 大同世界与共同富裕的统一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页 |
6.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声明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