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基本建设、农垦论文

农田地面不平度测量分析与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路面不平度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路面不平度定义及表示方法第11-12页
        1.2.2 路面不平度的测量和仪器第12-13页
        1.2.3 路面不平度分析模型第13-17页
    1.3 农田地面不平度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1 农田地面不平度在国家标准中的等级划分第17-19页
        1.3.2 早期农田地面不平度的研究情况第19页
        1.3.3 研究农田地面不平度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1页
    1.6 研究技术路线第21-22页
    1.7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农田地面不平度测量系统第23-26页
    2.1 现有路面不平度测量仪测量农田地面不平度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2.2 农田地面不平度测量系统的设计第24-25页
        2.2.1 惯性基准测量原理第24页
        2.2.2 农田地面不平度测量系统第24-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农田地面不平度测量试验第26-33页
    3.1 试验流程图编制第26页
    3.2 试验农田概述第26-27页
    3.3 农田地面不平度测量第27-32页
        3.3.1 采样与混淆理论第27-30页
        3.3.2 试验现场介绍第30-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农田地面不平度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3-49页
    4.1 数据预处理理论基础第33-43页
        4.1.1 去均值(零均值化)第33页
        4.1.2 去趋势项第33-35页
        4.1.3 数字滤波第35-43页
    4.2 数据预处理结果第43-44页
    4.3 功率谱密度第44-46页
        4.3.1 Welch算法第45页
        4.3.2 Welch算法的Matlab实现第45-46页
    4.4 功率谱密度平滑第46-48页
    4.5 地面不平度评价第48页
    4.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农田地面不平度应用第49-55页
    5.1 大型喷杆动态模拟分析平台的组成、原理及功能第49-51页
        5.1.1 各部分的功能第49-50页
        5.1.2 六自由度平台机构及运动原理第50-51页
    5.2 六自由度运动坐标系与数学模型第51-53页
        5.2.1 电动缸运动数学模型第52页
        5.2.2 平台六自由度位移量的计算第52-53页
    5.3 路谱复现第53-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6.1 总结第55-56页
    6.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波士顿人》(节选)翻译报告
下一篇:基于Kilgray memoQ系统的翻译项目管理报告--以《新西兰》翻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