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内蒙古东部地区草地生产力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9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依据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草地植被遥感分类方法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2 草地植被生产力估算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3 NPP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页
        1.3.3 创新点第17-19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第19-28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23页
        2.1.1 地理位置第19页
        2.1.2 自然条件第19-23页
    2.2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第23-28页
        2.2.1 Landsat TM/OLI影像第23-25页
        2.2.2 MODIS数据第25-26页
        2.2.3 草地生物量野外实测数据第26-27页
        2.2.4 气象数据第27页
        2.2.5 其他数据第27-28页
第3章 2000 ~ 2013年内蒙古东部草地的动态变化第28-45页
    3.1 基于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方法的草地植被信息提取第28-35页
        3.1.1 土地分类系统及解译标志的建立第28-29页
        3.1.2 最优分割尺度的建立第29-30页
        3.1.3 特征参数计算及最优分类波段确定第30-31页
        3.1.4 决策树建立第31-33页
        3.1.5 分类结果及其精度验证第33-35页
    3.2 2000 ~ 2013年内蒙古东部草地动态变化第35-41页
        3.2.1 动态度第35-38页
        3.2.2 景观指数选择第38-40页
        3.2.3 质心模型第40-41页
    3.3 草地动态变化驱动因素第41-45页
        3.3.1 自然因素对草地影响第41-42页
        3.3.2 人类活动对草地影响第42-45页
第4章 内蒙古东部草地生产力(ANPP)反演模型构建与评价第45-49页
    4.1 遥感植被指数的选择及处理第45页
    4.2 草地ANPP反演模型构建与评价第45-47页
    4.3 最优估算模型选择与评价第47-49页
第5章 内蒙古东部草地ANPP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第49-58页
    5.1 ANPP年际动态分析第49-51页
    5.2 ANPP空间格局分析第51-53页
    5.3 内蒙古东部草地ANPP自然影响因素分析第53-55页
    5.4 内蒙古东部草地ANPP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分析第55-5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6.1 主要结论第58-59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串联反应的Indoxamycins A-F和高氧化态对映—贝壳杉烷二萜的全合成
下一篇:含亚胺吡啶类配体促进的铁钴催化1,6-烯炔氢官能团化环化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