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智能井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智能井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智能井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全电动智能井系统方案设计 | 第12-16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页 |
1.4.3 设计目标 | 第17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井下智能节点高温微型电源设计 | 第18-30页 |
2.1 井下智能节点电源需求分析 | 第18页 |
2.2 基于DC—DC模块的电源设计及其测试 | 第18-19页 |
2.2.1 电路设计 | 第18-19页 |
2.2.2 问题分析 | 第19页 |
2.3 基于LM2576的电源设计及其测试 | 第19-22页 |
2.3.1 电路设计 | 第19-20页 |
2.3.2 电路测试 | 第20-22页 |
2.3.3 问题分析 | 第22页 |
2.4 基于TPS54160的DC—DC开关电源设计及其测试 | 第22-28页 |
2.4.1 电路设计 | 第22-26页 |
2.4.3 PCB布局说明 | 第26-27页 |
2.4.4 电路测试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电机驱动电路的高温微型化设计 | 第30-34页 |
3.1 电机驱动方案设计 | 第30页 |
3.2 基于电压跟随器的H桥电机驱动电路设计及其测试 | 第30-32页 |
3.2.1 驱动电路设计 | 第30-32页 |
3.2.2 问题分析 | 第32页 |
3.3 基于逻辑门电路的H桥电机驱动电路设计及其测试 | 第32-33页 |
3.3.1 驱动电路设计 | 第32-33页 |
3.3.2 驱动电路测试 | 第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井下智能节点参数检测模块设计 | 第34-48页 |
4.1 井下智能节点参数检测方案设计 | 第34-36页 |
4.2 基于dsPIC33EV32GM102的控制模块设计 | 第36-40页 |
4.2.1 模块设计方案选择 | 第36页 |
4.2.2 模块硬件设计 | 第36-37页 |
4.2.3 模块软件设计 | 第37-40页 |
4.3 井下参数和电机参数测量模块硬件设计 | 第40-44页 |
4.3.1 井下温度测量硬件设计 | 第40页 |
4.3.2 井下压力测量硬件设计 | 第40-41页 |
4.3.3 电机电流检测硬件设计 | 第41-43页 |
4.3.4 电机电压检测硬件设计 | 第43-44页 |
4.4 井下参数和电机参数测量模块软件设计 | 第44-47页 |
4.4.1 井下参数采集A/D转换软件设计 | 第44-45页 |
4.4.2 井下参数量化处理软件设计 | 第45-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通讯和监控界面设计 | 第48-57页 |
5.1 通讯设计 | 第48-53页 |
5.1.1 全电动智能井通信拓扑结构 | 第48页 |
5.1.2 CAN总线通信数据帧格式设计 | 第48-50页 |
5.1.3 CAN总线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第50-51页 |
5.1.4 CAN总线通信软件设计 | 第51-53页 |
5.2 地面监控软件设计 | 第53-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57-62页 |
6.1 系统集成 | 第57-59页 |
6.2 系统测试 | 第59-61页 |
6.2.1 系统功能测试 | 第59-60页 |
6.2.2 井下智能节点高温性能测试 | 第60-6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相关研究工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