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认知访谈技术在高中生物学生学情分析中的应用--以“遗传规律”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第一节 认知访谈技术的缘起第11-12页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第13-16页
        一、研究的假设与思路第13-14页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15-16页
第二章 研究基础第16-27页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6-25页
        一、认知访谈技术的现有研究第16-22页
        二、学情分析的现有研究第22-25页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第25-26页
    第三节 概念转变理论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认知访谈的学情分析第27-51页
    第一节 确定研究内容第27-30页
        一、认知属性及层级关系修订第27-29页
        二、问题情境与认知属性关系矩阵第29-30页
    第二节 拟定认知访谈提纲第30-33页
        一、认知访谈提纲的设计及依据第30-32页
        二、认知访谈提纲的修改及完善第32-33页
    第三节 确定访谈者和访谈对象第33-34页
    第四节 认知访谈结果与分析第34-51页
        一、学生的认知访谈结果编码分析(以W同学为例)第34-40页
        二、相同分数学生认知模式比较第40-43页
        三、不同分数学生认知模式比较第43-47页
        四、认知访谈技术揭示的学生问题解决难点分析第47-48页
        五、认知访谈与教师经验预测结果比较第48-50页
        六、认知访谈运用的优势分析第50-51页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第51-57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1-52页
        一、认知访谈比单一分数更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第51页
        二、认知访谈揭示的学生认知过程与教师预期不完全一致第51页
        三、认知访谈确实可揭示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难点第51-52页
        四、认知访谈结果可形成学生个性化认知访谈报告第52页
        五、认知访谈运用于高中生物学生学情分析具有诸多优势第52页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52-54页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2-53页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第53-54页
    第三节 研究建议第54-57页
        一、对于一线生物教师的建议第54-55页
        二、对于后继研究者的建议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79页
    附录1: 孟德尔遗传定律测试题第62-65页
    附录2: 认知访谈提纲第65-71页
    附录3: H同学个性化认知访谈诊断报告第71-72页
    附录4: W同学个性化认知访谈诊断报告第72-73页
    附录5: N同学个性化认知访谈诊断报告第73-74页
    附录6: Y同学个性化认知访谈诊断报告第74-75页
    附录7: Z同学个性化认知访谈诊断报告第75-76页
    附录8: J同学个性化认知访谈诊断报告第76-77页
    附录9: X同学个性化认知访谈诊断报告第77-78页
    附录10: C同学个性化认知访谈诊断报告第78-79页
后记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市公立医院后勤改革研究--以X医院为例
下一篇: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防控研究--以上海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