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材料双极板制备热压机设计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燃料电池和双极板概况 | 第16-17页 |
1.2 双极板热压机设计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7-21页 |
1.2.1 双极板制备工艺现状 | 第17-19页 |
1.2.2 粉末材料双极板制备模具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3 热压机设计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课题的关键技术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1 课题的来源 | 第21页 |
1.3.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21-22页 |
1.3.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双极板热压机结构设计 | 第23-39页 |
2.1 热压机结构、参数及工艺动作 | 第23-24页 |
2.2 双极板热压机设计 | 第24-38页 |
2.2.1 双极板热压机设计要求 | 第24-25页 |
2.2.2 主机设计 | 第25-27页 |
2.2.3 上横梁结构设计及静刚强度计算 | 第27-31页 |
2.2.4 下横梁结构设计及静刚强度计算 | 第31-35页 |
2.2.5 立柱结构设计及静强度计算 | 第35-37页 |
2.2.6 热压板设计 | 第37页 |
2.2.7 模具设计 | 第37页 |
2.2.8 加热系统设计 | 第37-38页 |
2.2.9 控制系统设计 | 第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双极板热压机模具结构和热压板设计 | 第39-53页 |
3.1 双极板模具设计要求 | 第39-40页 |
3.2 双极板模具结构设计 | 第40-43页 |
3.3 双极板可旋转机构设计 | 第43-45页 |
3.4 热压板 | 第45-47页 |
3.5 热压板设计 | 第47-52页 |
3.5.1 热油热压板 | 第47-51页 |
3.5.2 电阻丝热压板 | 第51-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双极板热压机温度场热分析 | 第53-66页 |
4.1 热油热压板温度场分布 | 第53-55页 |
4.1.1 热油热压板结构模型简化 | 第53页 |
4.1.2 热油热压板材料选择与网格划分 | 第53-54页 |
4.1.3 载荷及约束条件 | 第54-55页 |
4.1.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页 |
4.2 电阻丝加热热压板 | 第55-57页 |
4.2.1 电阻丝热压板结构模型简化 | 第55-56页 |
4.2.2 电阻丝热压板材料选择与网格划分 | 第56-57页 |
4.2.3 载荷与约束条件 | 第57页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页 |
4.3 模具热力耦合分析 | 第57-61页 |
4.3.1 模具实体模型 | 第58-59页 |
4.3.2 材料选择与网格划分 | 第59页 |
4.3.3 载荷及约束条件 | 第59页 |
4.3.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4.4 双极板热压机机身热力耦合分析 | 第61-65页 |
4.4.1 机身模型简化 | 第61-62页 |
4.4.2 材料选择及网格划分 | 第62页 |
4.4.3 载荷及约束条件 | 第62-63页 |
4.4.4 稳态仿真结果分析 | 第63页 |
4.4.5 热力耦合仿真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双极板热压机温度场实验研究 | 第66-74页 |
5.1 双极板热压机机身温度场位移实验 | 第66-70页 |
5.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66-67页 |
5.1.2 压机机身温度场位移实验步骤 | 第67-68页 |
5.1.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5.2 双极板热压机热压板温度场实验 | 第70-71页 |
5.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70页 |
5.2.2 实验步骤 | 第70页 |
5.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71页 |
5.3 制件实验 | 第71-73页 |
5.3.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72-73页 |
5.3.2 实验步骤 | 第73页 |
5.3.3 实验结果 | 第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4页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