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关系、社会约制论文

网络社会城市人际传播形态变迁及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3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第13-17页
2 网络社会城市人际传播的要素与特点第17-30页
    2.1 网络社会城市人际传播的要素第17-23页
        2.1.1 网络社会第17-18页
        2.1.2 城市生态第18-20页
        2.1.3 人际传播第20-23页
    2.2 网络社会城市人际传播的特点第23-30页
        2.2.1 交流媒介"符号化"第23-24页
        2.2.2 交往方式"仪式化"第24-25页
        2.2.3 自我呈现"表演化"第25-26页
        2.2.4 人际关系"资本化"第26-27页
        2.2.5 社会关系"圈子化"第27-28页
        2.2.6 个体意识"同质化"第28-30页
3 网络媒介对南京城市人际传播的重构第30-52页
    3.1 网络媒介对人际传播时空环境的重构第30-34页
        3.1.1 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的交错融合第30-32页
        3.1.2 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交错融合第32-33页
        3.1.3 个人节点与全球网络的流动融合第33页
        3.1.4 网络空间与现实时空的支配重组第33-34页
    3.2 网络媒介对人际传播关系情境的重构第34-52页
        3.2.1 家庭情境中的人际传播第35-38页
        3.2.2 教育情境中的人际传播第38-40页
        3.2.3 工作情境中的人际传播第40-42页
        3.2.4 消费情境中的人际传播第42-46页
        3.2.5 公共性参与情境中的人际传播第46-48页
        3.2.6 休闲情境中的人际传播第48-52页
4 网络社会人际传播对城市社会系统的影响第52-63页
    4.1 自恋倾向:从"为他人而活"到"为自己而活"第52-54页
    4.2 身份危机:从自我认同到群体认同第54-56页
    4.3 价值缺失:从信任缺失到意义缺失第56-59页
    4.4 社群分化:从"兴趣圈子"到"赢者通吃"第59-63页
5 现代城市人际传播问题的反思与解决策略第63-69页
    5.1 组织视野:重视城市融合的情感需求第63-64页
    5.2 媒介视野:回归人际交往的人本主义第64-66页
    5.3 个体视野:提高媒介使用的心理素养第66-69页
结语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附录第77-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在校大学生网络电台使用行为研究
下一篇:新世纪以来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