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2.1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2.1.1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 | 第18页 |
2.1.2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流程 | 第18-19页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分析 | 第24-39页 |
3.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 第24-27页 |
3.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 第24页 |
3.1.2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 | 第24-25页 |
3.1.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 第25页 |
3.1.4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特性 | 第25-26页 |
3.1.5 城市轨道交通的融资特性 | 第26-27页 |
3.2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实践 | 第27-31页 |
3.2.1 伦敦模式 | 第27-28页 |
3.2.2 东京模式 | 第28-29页 |
3.2.3 新加坡模式 | 第29-31页 |
3.3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实践 | 第31-33页 |
3.3.1 香港模式 | 第31-32页 |
3.3.2 北京模式 | 第32-33页 |
3.4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模式对比 | 第33-37页 |
3.5 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选择的启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资产证券化模式融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9-47页 |
4.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情况 | 第39-41页 |
4.1.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及建设情况 | 第39-40页 |
4.1.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经营收入情况 | 第40-41页 |
4.1.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融资现状 | 第41页 |
4.2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与其他债务工具的融资比较 | 第41-42页 |
4.3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42-47页 |
4.3.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实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必要性 | 第42-44页 |
4.3.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实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 | 第44-47页 |
第五章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资产证券化方案设计 | 第47-66页 |
5.1 资产证券化类别的选取 | 第47页 |
5.2 资产证券化资产池的构建 | 第47-53页 |
5.2.1 基础资产的选取 | 第47-48页 |
5.2.2 资产证券化现金流的测算 | 第48-53页 |
5.3 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的设立 | 第53-54页 |
5.3.1 特殊目的载体的作用 | 第53页 |
5.3.2 特殊目的载体的分类 | 第53-54页 |
5.3.3 资产证券化方案特殊目的载体的选择 | 第54页 |
5.4 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方式的选择 | 第54-58页 |
5.4.1 信用增级方式及分类 | 第54-55页 |
5.4.2 资产证券化方案信用增级的设计 | 第55-56页 |
5.4.3 资产证券化的偿付顺序 | 第56-58页 |
5.5 资产证券化方案的其他要素 | 第58-60页 |
5.5.1 融资额度及期限的设计 | 第58页 |
5.5.2 票面利率的预估 | 第58-60页 |
5.6 资产证券化方案概要 | 第60-61页 |
5.7 资产证券化的成本核算及比较 | 第61-63页 |
5.8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防范 | 第63-6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