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中国农业银行榆林分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9-10页
        1.2.1 研究对象第9页
        1.2.2 主要研究方法第9-10页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第10页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10-12页
第二章 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及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概述第12-19页
    2.1 小微企业信贷模式相关理论概述第12-14页
        2.1.1 小微企业的界定第12页
        2.1.2 小微企业信贷模式的类型第12-14页
    2.2 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概述第14-15页
        2.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点第14-15页
        2.2.2 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第15页
    2.3 国内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创新案例分析第15-18页
        2.3.1 美国富国银行零售信贷模式第15-16页
        2.3.2 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信贷工厂”模式第16-17页
        2.3.3 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模式第17-18页
    2.4 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信贷模式的发展趋势第18-19页
第三章 农行榆林分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现状分析第19-29页
    3.1 农行榆林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内外部环境第19-20页
        3.1.1 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概况第19页
        3.1.2 农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总体情况第19-20页
    3.2 农行榆林分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现状第20-24页
        3.2.1 组织结构第20-21页
        3.2.2 经营管理授权第21页
        3.2.3 信贷流程第21-22页
        3.2.4 目前开办的主要信贷产品及其特点第22-23页
        3.2.5 担保方式现状第23页
        3.2.6 互联网金融开展情况第23-24页
        3.2.7 风险管控情况第24页
    3.3 农行榆林分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4-27页
        3.3.1 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3.3.2 信贷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5页
        3.3.3 信贷产品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3.3.4 担保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6页
        3.3.5 互联网金融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6页
        3.3.6 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3.4 问题成因分析第27-29页
        3.4.1 主观方面成因分析第27页
        3.4.2 客观方面成因分析第27-29页
第四章 农行榆林分行小微企业网络信贷模式创新设计第29-36页
    4.1 创新的原则和基本思路第29页
        4.1.1 创新的原则第29页
        4.1.2 创新的基本思路第29页
    4.2 小微企业网络信贷模式方案的设计第29-33页
        4.2.1 组织结构第29-30页
        4.2.2 产品服务第30-31页
        4.2.3 客户的营销与拓展第31页
        4.2.4 担保方式第31-32页
        4.2.5 信贷审批流程第32-33页
    4.3 完善小微企业网络信贷模式的建议第33-36页
        4.3.1 加大构建小微企业网络信贷模式的资源投入第33-34页
        4.3.2 明确银行、电商、物流企业及担保机构的新型合作关系第34页
        4.3.3 优化和改进目前网络审批体系第34页
        4.3.4 制定差异化的贷款定价方式,为客户推荐合适的产品第34页
        4.3.5 完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激励约束机制第34-36页
第五章 实施预期效果和风险防控第36-40页
    5.1 小微企业网络信贷模式实施预期效果第36-37页
        5.1.1 组织结构方面第36页
        5.1.2 客户营销方面第36页
        5.1.3 产品服务方面第36页
        5.1.4 担保方式方面第36-37页
        5.1.5 审批流程方面第37页
        5.1.6 贷后管理方面第37页
    5.2 小微企业网络信贷模式风险防范措施第37-40页
        5.2.1 严把贷前审核关第37-38页
        5.2.2 做好贷后实时监测工作第38页
        5.2.3 加大不良贷款惩处力度第38-40页
第六章 结论第40-42页
    6.1 主要结论第40-41页
    6.2 本文的局限性第41页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QL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平衡计分卡在N公司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