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铜绿假单胞菌PA3114基因的调控功能及亚抑菌浓度壮观霉素对phzA2激活效应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中英文缩写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0页
    1.1 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致病性第14页
    1.2 抗生素第14-18页
        1.2.1 抗生素的介绍及作用机理第14-16页
        1.2.2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的作用第16-17页
        1.2.3 壮观霉素介绍第17-18页
    1.3 假尿嘧啶合成酶及其功能第18-24页
        1.3.0 PA3114基因介绍第18-19页
        1.3.1 假尿嘧啶合成酶第19-22页
        1.3.2 假尿嘧啶化作用第22-24页
    1.4 铜绿假单胞菌毒性因子第24-28页
        1.4.1 绿脓菌素第24-25页
        1.4.2 三型分泌蛋白第25页
        1.4.3 鞭毛菌毛与运动第25-26页
        1.4.4 生物被膜第26页
        1.4.5 群体感应系统第26-27页
        1.4.6 全局调控基因rsmA第27-28页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0-38页
    2.1 实验材料第30-34页
        2.1.1 菌株、质粒及引物列表第30-32页
        2.1.2 培养基的配置第32-33页
        2.1.3 实验试剂第33页
        2.1.4 实验仪器第33-34页
    2.2 实验方法第34-38页
        2.2.1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第34-36页
            2.2.1.1 PCR、酶切以及连接体系第34-35页
            2.2.1.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5页
            2.2.1.3 铜绿假单胞菌敲除突变体的构建第35页
            2.2.1.4 启动子-报道子载体的构建及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第35页
            2.2.1.5 操纵子验证第35-36页
        2.2.2 绿脓菌素的检测第36页
        2.2.3 高效液相-质谱检测吩嗪化合物第36页
        2.2.4 运动实验第36页
        2.2.5 PQS的提取及检测第36-37页
        2.2.6 壮观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检测第37页
        2.2.7 铜绿假单胞菌的CFU测定第37-38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38-58页
    3.1 PA3114基因功能研究第38-53页
        3.1.1 缺失突变体PAO1(△PA3114)的构建与互补第38-39页
            3.1.1.1 缺失突变体PAO1(△PA3114)的构建第38-39页
            3.1.1.2 互补体PAO1(△PA3114 pAK3114)的构建第39页
        3.1.2 缺失突变体PAO1(△PA3114)的生长检测第39-40页
        3.1.3 PA3114与吩嗪合成的关系第40-43页
            3.1.3.1 吩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测定第40-41页
            3.1.3.2 液体PB中测定吩嗪产量第41-42页
            3.1.3.3 高效液相测定吩嗪产物的量第42-43页
        3.1.4 PA3114与QS相关性研究第43-46页
            3.1.4.1 PQS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第43-44页
            3.1.4.2 PQS的提取及检测第44-45页
            3.1.4.3 其他QS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第45-46页
        3.1.5 PA3114影响T3SS表达第46-47页
        3.1.6 运动能力及生物被膜的检测第47-49页
            3.1.6.1 fimV基因表达情况第47-48页
            3.1.6.2 运动检测第48页
            3.1.6.3 电镜观察F的PAO1与突变体菌毛变化第48-49页
        3.1.7 基因PA3114影响表型的可能机理第49-50页
        3.1.8 讨论第50-53页
    3.2 壮观霉素的作用第53-58页
        3.2.1 菌体壮观霉素的MIC测定第53页
        3.2.2 亚抑菌浓度壮观霉素作用下吩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第53-54页
        3.2.3 亚抑菌浓度壮观霉素对不同基因的调节第54-55页
        3.2.4 不同浓度壮观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第55-56页
        3.2.5 讨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蓝藻prx基因抗氧化功能及其与Kai生物种关联关系研究
下一篇:含N、O和S原子配位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