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0页 |
1.3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0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0-11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其基础理论 | 第11-19页 |
2.1 移动社交的相关理论 | 第11-12页 |
2.1.1 移动社交的概念 | 第11页 |
2.1.2 移动社交网络的两个重要维度:关系与信息 | 第11-12页 |
2.2 交互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12-19页 |
2.2.1 交互设计的概念 | 第12-13页 |
2.2.2 基于目标导向的交互设计的设计流程 | 第13-17页 |
2.2.3 移动端产品和传统pc端产品交互设计的区别 | 第17-19页 |
第3章 手机移动端交互设计趋势 | 第19-24页 |
3.1 扁平化 | 第19-20页 |
3.1.1 视觉设计扁平化 | 第19页 |
3.1.2 信息框架扁平化 | 第19-20页 |
3.2 动态数据可视化 | 第20页 |
3.3 搜索方式多媒体化 | 第20-21页 |
3.4 卡片式设计 | 第21-22页 |
3.5 场景前置以及多样化新手引导 | 第22-24页 |
第4章国内主流移动社交应用及校园移动社交应用 | 第24-29页 |
4.1 微信 | 第24-25页 |
4.2 新浪微博 | 第25-26页 |
4.3 人人网 | 第26-27页 |
4.4 超级课表 | 第27-28页 |
4.5 黑白校园 | 第28-29页 |
第5章 大学生群体的校园移动社交应用设计实践(以小伙伴为例) | 第29-62页 |
5.1 用户研究 | 第29-33页 |
5.1.1 校园社交应用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 第29-30页 |
5.1.2 模拟人物角色 | 第30-32页 |
5.1.3 模拟用户使用场景 | 第32-33页 |
5.2 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5.3 小伙伴交互框架设计 | 第34-38页 |
5.3.1 小伙伴信息组织架构图 | 第34-36页 |
5.3.2 流程图 | 第36-38页 |
5.4 小伙伴低保真原型设计图 | 第38-52页 |
5.4.1 注册页面 | 第38-40页 |
5.4.2 方案一 | 第40-45页 |
5.4.3 方案二 | 第45-52页 |
5.5“小伙伴”视觉形象设计展示 | 第52-62页 |
5.5.1 注册登陆高保真效果图展示 | 第54-55页 |
5.5.2 方案一高保真效果图展示 | 第55-58页 |
5.5.3 方案二高保真效果图展示 | 第58-62页 |
第6章 结论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作者简介以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第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