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器论文

非稳腔薄片激光器腔内像差分析及校正技术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概述第9页
    1.2 薄片激光器概述第9-11页
        1.2.1 薄片激光器基本理论第9-10页
        1.2.2 多片串接非稳腔薄片激光器第10-11页
    1.3 激光器像差校正技术第11-15页
        1.3.1 自适应像差校正技术概述第11-12页
        1.3.2 腔外自适应像差校正技术第12页
        1.3.3 腔内自适应像差校正技术第12-13页
        1.3.4 Zernike模式函数序列第13-15页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5-17页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多片串接非稳腔薄片激光器数值模拟第18-30页
    2.1 正支共焦非稳腔的基本特性第18-21页
        2.1.1 共焦非稳腔基本理论第18-19页
        2.1.2 正支共焦非稳腔光学分析第19页
        2.1.3 光束质量评价方法选择第19-21页
    2.2 非稳腔的数值模拟第21-29页
        2.2.1 角谱理论第21-22页
        2.2.2 FFT方法基本原理第22-25页
        2.2.3 有源非稳腔模式求解第25-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非稳腔内像差特性及激光输出特性研究第30-43页
    3.1 薄片增益介质波前畸变研究第30-37页
        3.1.1 薄片增益介质波前畸变特点第30页
        3.1.2 薄片增益介质波前畸变测量实验方案第30-31页
        3.1.3 薄片增益介质倾斜像差测量及分析第31-33页
        3.1.4 薄片增益介质波前畸变测量及分析第33-37页
    3.2 腔内像差对非稳腔的影响第37-42页
        3.2.1 倾斜像差对非稳腔的影响第37-38页
        3.2.2 离焦像差对非稳腔的影响第38-40页
        3.2.3 高阶像差对非稳腔的影响第40-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非稳腔腔内像差校正研究第43-62页
    4.1 非稳腔内倾斜像差校正研究第43-48页
        4.1.1 基于往返探测校正腔内倾斜原理第43-45页
        4.1.2 腔内倾斜校正方法的数值模拟第45-48页
    4.2 非稳腔内像差非共轭校正研究第48-56页
        4.2.1 非稳腔腔内像差演化第48-49页
        4.2.2 非稳腔内像差非共轭校正研究第49-52页
        4.2.3 腔内高阶像差校正方法的数值模拟第52-56页
    4.3 非稳腔腔内像差校正实验研究第56-60页
        4.3.1 非稳腔内像差校正实验方案第56-57页
        4.3.2 非稳腔内倾斜、离焦像差校正实验研究第57-58页
        4.3.3 非稳腔内高阶像差校正实验研究第58-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总结第62-64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62-63页
    5.2 创新点说明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间断扩散系数界面问题的间断有限元方法研究
下一篇:Z箍缩驱动混合堆包层热工水力及流道堵塞事故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