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5页 |
ABSTRACT | 第15-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3-3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3-2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23-2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 第25-28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25-27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9-31页 |
第2章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31-42页 |
2.1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31-35页 |
2.1.1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假说 | 第31-33页 |
2.1.2 国外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检验的文献 | 第33页 |
2.1.3 中国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检验的文献 | 第33-34页 |
2.1.4 文献评述 | 第34-35页 |
2.2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 | 第35-40页 |
2.2.1 市场结构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 | 第35-37页 |
2.2.2 市场绩效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 | 第37-39页 |
2.2.3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变化的文献研究 | 第39页 |
2.2.4 文献评述 | 第39-40页 |
2.3 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的特殊性研究 | 第40-42页 |
第3章 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75页 |
3.1 市场结构的衡量指标 | 第42-45页 |
3.1.1 产业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 第42-44页 |
3.1.2 市场结构的分类 | 第44-45页 |
3.2 市场结构的演变 | 第45-47页 |
3.2.1 计划经济时期 | 第45-46页 |
3.2.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 第46-47页 |
3.2.3 市场经济时期 | 第47页 |
3.3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结构的变化 | 第47-63页 |
3.3.1 产业集中度分析 | 第47-55页 |
3.3.2 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 | 第55-59页 |
3.3.3 产品差异化分析 | 第59-63页 |
3.4 市场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3-73页 |
3.4.1 政策制度因素 | 第64-65页 |
3.4.2 市场环境因素 | 第65-67页 |
3.4.3 市场行为因素 | 第67-70页 |
3.4.4 FDI因素 | 第70-72页 |
3.4.5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72-7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4章 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75-107页 |
4.1 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第75-78页 |
4.1.1 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指标 | 第75-77页 |
4.1.2 产业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 | 第77页 |
4.1.3 效率评价方法 | 第77-78页 |
4.2 产业层面市场绩效的分析 | 第78-85页 |
4.2.1 利润率分析 | 第78-81页 |
4.2.2 技术进步分析 | 第81-83页 |
4.2.3 效率评价 | 第83-85页 |
4.3 企业层面市场绩效的分析 | 第85-93页 |
4.3.1 利润率分析 | 第85-87页 |
4.3.2 技术进步分析 | 第87-91页 |
4.3.3 效率评价 | 第91-93页 |
4.4 规模和产权结构不同的企业市场绩效分析 | 第93-98页 |
4.4.1 利润率比较 | 第93-95页 |
4.4.2 研发投入比较 | 第95-97页 |
4.4.3 生产效率比较 | 第97-98页 |
4.5 市场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98-106页 |
4.5.1 融资结构 | 第98-100页 |
4.5.2 广告支出 | 第100-101页 |
4.5.3 财政补贴政策 | 第101-102页 |
4.5.4 汽车价格走低和产品内销 | 第102-105页 |
4.5.5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105-10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5章 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验证及分析 | 第107-130页 |
5.1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 | 第107-111页 |
5.1.1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的理论推导 | 第107-108页 |
5.1.2 中国汽车制造业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变动趋势 | 第108-110页 |
5.1.3 中国汽车企业市场份额与利润率的变动趋势 | 第110-111页 |
5.2 模型及变量选择 | 第111-116页 |
5.2.1 实证模型选择 | 第111-113页 |
5.2.2 变量选择 | 第113-114页 |
5.2.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114-116页 |
5.3 实证检验 | 第116-120页 |
5.3.1 检验模型确定 | 第116-117页 |
5.3.2 模型的检验 | 第117-118页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18-120页 |
5.4 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 | 第120-129页 |
5.4.1 效率结构假说分析 | 第120-123页 |
5.4.2 市场势力假说分析 | 第123-125页 |
5.4.3 综合分析 | 第125-12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130-13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30-13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131-137页 |
6.2.1 推动汽车制造业的加速集中 | 第131-133页 |
6.2.2 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 第133-134页 |
6.2.3 汽车企业间实现深层合作 | 第134-136页 |
6.2.4 政府加大扶持政策 | 第136页 |
6.2.5 深化国有汽车企业改革 | 第136-13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55-1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