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简要述评 | 第16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基本概念 | 第18-22页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第18-21页 |
·社区金融的概念 | 第21-22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农村金融理论 | 第22-23页 |
·专业分工理论 | 第23-24页 |
3 泰安市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服务现状分析 | 第24-40页 |
·泰安市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人员结构 | 第24-29页 |
·人员整体情况 | 第24页 |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岗员工结构 | 第24-26页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岗员工对比分析 | 第26-28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28-29页 |
·泰安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网络建设 | 第29-33页 |
·整体情况 | 第29页 |
·城乡网点分布情况 | 第29-30页 |
·自助银行 | 第30-31页 |
·POS机具 | 第31-32页 |
·农金通 | 第32-33页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产品情况 | 第33-40页 |
·存款业务 | 第33-34页 |
·贷款业务 | 第34-36页 |
·新业务 | 第36-39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39-40页 |
4 社区金融服务模式分析 | 第40-44页 |
·营业网点模式 | 第40-41页 |
·营业网点模式的特点 | 第40-41页 |
·营业网点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 第41页 |
·自助银行模式 | 第41-42页 |
·自助银行模式的特点 | 第41页 |
·自助银行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 第41-42页 |
·农金通模式 | 第42-44页 |
·农金通模式的特点 | 第42-43页 |
·农金通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页 |
5 开展社区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44-53页 |
·立足社区服务实际,实现金融服务网点综合转型 | 第44-46页 |
·加强渠道建设,实现硬件环境转型 | 第44-45页 |
·规范服务流程,加快营销模式转型 | 第45-46页 |
·建设流程银行,推动业务流程再造 | 第46页 |
·完善考评体系,实现考核机制转型 | 第46页 |
·农村地区以规范为主,全面提升社区金融服务网络 | 第46-47页 |
·由原分社(分理处)迁址设立社区支行 | 第46-47页 |
·农金通由多种模式向社区模式规范 | 第47页 |
·由POS机具向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升级 | 第47页 |
·城区以新建为主,全面建成社区金融服务网络 | 第47-48页 |
·合理建设综合网点 | 第47-48页 |
·积极建设社区支行 | 第48页 |
·全面建设自助银行 | 第48页 |
·打造“金融营销直通车”,全力构建城乡社区金融营销体系 | 第48-49页 |
·理顺营销服务途径 | 第48页 |
·打造根植社区的营销团队 | 第48-49页 |
·全面开展服务辖区客户信息采集工作 | 第49页 |
·实施以正向激励为主的考核模式 | 第49页 |
·开展社区便民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常态化 | 第49-50页 |
·开展实时综合金融服务 | 第49-50页 |
·有针对性实行错时服务 | 第50页 |
·做好业务咨询、宣传和受理工作 | 第50页 |
·开展社区惠民增值服务,实现金融服务特色化 | 第50-51页 |
·加强与社区周边商户的合作 | 第50-51页 |
·及时提供保值增值的金融产品 | 第51页 |
·全面推行中小企业服务全覆盖 | 第51页 |
·开展社区亲民优享服务,实现金融服务亲情化 | 第51-53页 |
·因地制宜开展宣传 | 第51-52页 |
·参与社区公共服务 | 第52页 |
·开展针对性营销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