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莱芜市农村金融发展变迁分析 | 第20-27页 |
·改革开放前莱芜市农村金融发展变迁 | 第20-22页 |
·改革开放后莱芜市农村金融发展变迁 | 第22-27页 |
·农村金融机构的恢复(1978—1993) | 第22-23页 |
·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1993—2005) | 第23-24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2005--) | 第24-27页 |
3 莱芜市农村金融现状分析 | 第27-37页 |
·莱芜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第27-31页 |
·莱芜市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莱芜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莱芜市金融业整体发展状况分析 | 第31-32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整体发展状况分析 | 第32-33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行业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4-37页 |
4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 第37-47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主体 | 第37-41页 |
·政策性金融机构 | 第38-39页 |
·商业性金融机构 | 第39-40页 |
·合作性金融机构 | 第40页 |
·非正规金融 | 第40-41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变化趋势 | 第41-43页 |
·农村金融供给的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变化趋势 | 第42-43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 第43-47页 |
·金融市场分割严重,存在多重利率 | 第43-44页 |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村金融供不应求 | 第44页 |
·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窄,农业保险保障性差 | 第44页 |
·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难 | 第44-45页 |
·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问题 | 第45页 |
·民间金融的合理、有序发展问题 | 第45-47页 |
5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 第47-56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及需求层次 | 第47-50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主体 | 第47-49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层次 | 第49-50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的基本特征 | 第50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变化趋势分析 | 第50-54页 |
·农村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思路 | 第50-52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变化趋势分析 | 第52-54页 |
·莱芜市农村金融需求中存在的问题 | 第54-56页 |
·可抵押品缺乏与民间金融盛行 | 第54页 |
·农业贷款的高风险、长周期与低收益 | 第54-55页 |
·信息不对称与信用、法律体系缺失 | 第55页 |
·交易成本高与金融需求层次分布不均 | 第55-56页 |
6 加快莱芜市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56-61页 |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政策法规 | 第56-57页 |
·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促进农村金融创新 | 第57-58页 |
·民间金融阳光化 | 第58-59页 |
·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