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匍匐茎草本克隆植物分株对资源交互性斑块生境的功能特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 克隆植物和克隆生长 | 第10页 |
2 克隆植物的特点及类型 | 第10-12页 |
·克隆植物的特点 | 第10-11页 |
·克隆植物的类型 | 第11-12页 |
3 克隆植物的生态适应对策及相关研究 | 第12-17页 |
·克隆整合 | 第12-13页 |
·克隆觅食 | 第13页 |
·克隆分工 | 第13-14页 |
·克隆器官对资源的储藏 | 第14-15页 |
·权衡 | 第15-16页 |
·克隆生长习性与植物入侵性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两种克隆植物克隆分工特性比较 | 第17-35页 |
1 引言 | 第17-18页 |
2 研究概况 | 第18-23页 |
·试验地点的自然概况 | 第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试验设计和方法 | 第19-20页 |
·数据测量 | 第20-22页 |
·生物量测量 | 第20页 |
·根系指标的测定 | 第20页 |
·光合色素和比叶面积的测量 | 第20-21页 |
·光合指标测量 | 第21-22页 |
·叶氮的测定 | 第22页 |
·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3 结果 | 第23-31页 |
·生物量分配格局 | 第23-25页 |
·根系形态可塑性反应 | 第25-28页 |
·光合特征 | 第28-31页 |
4 讨论 | 第31-34页 |
·生物量分配模式 | 第31-32页 |
·克隆分工的形态和生理响应 | 第32-33页 |
·两种克隆植物实现克隆分工的途径 | 第33页 |
·克隆分工能力的比较 | 第33页 |
·与预期相反的最终收益格局 | 第33-34页 |
5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空心莲子草对异质性光照环境的光合响应 | 第35-43页 |
1 引言 | 第35-36页 |
2 研究概况 | 第36-37页 |
·试验地点的自然概况 | 第36页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试验设计和方法 | 第36-37页 |
·数据测量 | 第37页 |
3 结果 | 第37-40页 |
·比叶面积(LMA) | 第37页 |
·叶氮含量 | 第37-38页 |
·氮利用效率 | 第38页 |
·氮在光合中的分配机制 | 第38-40页 |
·叶氮在羧化系统中的分配系数Pc | 第38页 |
·叶氮在生物力能学组份中的分配系数PB | 第38-40页 |
·叶氮在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中的分配系数PL | 第40页 |
·叶氮在光合作用中的总分配系数PT | 第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4页 |
致谢 | 第54-5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57页 |
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