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CPS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仓储安全监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论文内容和结构 | 第17-18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页 |
| ·论文的结构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19-25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仓储管理 | 第19-21页 |
| ·仓储安全管理 | 第19-20页 |
| ·仓储监控 | 第20-21页 |
| ·CPS相关内容介绍 | 第21-24页 |
| ·CPS概念 | 第21-22页 |
| ·CPS的特点与功能 | 第22-23页 |
| ·CPS节点结构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基于CPS的仓储安全监控系统架构 | 第25-33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仓储安全CPS架构 | 第25-28页 |
| ·综合监控中心 | 第26-27页 |
| ·网络层 | 第27页 |
| ·设备层 | 第27-28页 |
| ·WS-CPS的功能与性能 | 第28页 |
| ·子系统功能 | 第28-30页 |
| ·集成系统 | 第28-29页 |
| ·互联系统 | 第29-30页 |
| ·子系统接入方式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仓储安全监控系统CPS节点的硬件设计 | 第33-57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CPS节点主控制器设计 | 第33-37页 |
| ·Cortex-M3核概述 | 第34-35页 |
| ·STM32F系列处理器 | 第35-36页 |
| ·STM32F107VCT6处理器最小系统 | 第36-37页 |
| ·CPS节点传感器的选择 | 第37-40页 |
|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 第37-38页 |
| ·光照传感器 | 第38页 |
| ·二氧化碳传感器 | 第38页 |
| ·一氧化碳传感器 | 第38-39页 |
| ·氧气传感器 | 第39页 |
| ·压力传感器 | 第39-40页 |
| ·运动模块 | 第40页 |
| ·传感器接口设计 | 第40-44页 |
| ·模拟电路输入端口 | 第40-41页 |
| ·USART/RS232串行接口概述 | 第41-42页 |
| ·USART串行接口硬件设计 | 第42页 |
| ·IIC总线概述 | 第42-43页 |
| ·IIC总线接口硬件设计 | 第43-44页 |
| ·4~20mA电流输出接口设计 | 第44页 |
| ·通信接口设计 | 第44-49页 |
| ·USB总线概述 | 第44-46页 |
| ·USB通信的硬件设计 | 第46-48页 |
| ·以太网接口的硬件设计 | 第48-49页 |
| ·扩展接口设计 | 第49-50页 |
| ·RS485串行接口设计 | 第49页 |
| ·数字输入/输出接口设计 | 第49-50页 |
| ·其它模块设计 | 第50-53页 |
| ·实时时钟模块设计 | 第50-51页 |
| ·拨码开关输入设计 | 第51-52页 |
| ·FLASH存储器模块设计 | 第52页 |
| ·唯一ID识别器设计 | 第52-53页 |
| ·仓储安全CPS节点的实现 | 第53-56页 |
| ·仓储环境监控系统CPS节点的实现 | 第53-54页 |
| ·仓储设备监控系统CPS节点的实现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仓储安全监控系统CPS节点的软件设计 | 第57-76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CPS节点的软件开发 | 第57-70页 |
| ·RT-Thread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简介 | 第57-60页 |
| ·RT-Thread在STM32F107VCT6上的移植 | 第60-64页 |
| ·CPS节点的软件架构 | 第64页 |
| ·CPS节点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 第64-70页 |
| ·上位机的软件开发 | 第70-75页 |
| ·上位机软件的功能配置 | 第70-71页 |
| ·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 第71-72页 |
| ·上位机软件的测试 | 第72-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 ·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