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幼教人员论文

师幼沟通能力诊断性测评工具的前期研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3页
  (一) 新一轮“幼师国培”追求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第11页
  (二) 混合型培训模式推动分层培训向自主化发展第11页
  (三) 幼儿教师分层培训需求亟待借助测评工具进行科学诊断第11-12页
  (四) 师幼沟通能力是沟通与合作能力测评工具研制的重要视角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页
  (一) 理论意义第13页
  (二) 实践意义第13页
 三、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第13-26页
  (一)“沟通”和“师幼沟通”第13-17页
  (二)“师幼沟通能力”和相关概念第17-21页
  (三)“诊断性测评工具”和“师幼沟通能力的诊断性测评工具”第21-26页
 四、研究述评第26-27页
第二章 研究方案第27-32页
 一、研究目的第27页
 二、测评对象第27页
 三、研究内容第27-28页
  (一) 师幼沟通能力指标体系第27页
  (二) 师幼沟通能力等级标准第27页
  (三) 师幼沟通能力测试题库第27-28页
 四、研究方法第28-29页
  (一)  测评工具研制的方法第28页
  (二) 质量指标检验的方法第28-29页
 五、研究流程第29-32页
  (一) 课题项目流程第29-30页
  (二) 测评工具研制思路第30-32页
第三章 建立师幼沟通能力指标体系第32-47页
 一、人际沟通能力的结构模型分析第32-35页
  (一) 企业管理者人际沟通能力结构第32页
  (二) 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结构第32-33页
  (三) 教师人际沟通能力结构第33-35页
 二、幼儿教师沟通胜任力的结构要素分析第35-36页
  (一) 教师沟通胜任力的结构要素第35页
  (二) 幼儿教师沟通胜任力的结构要素第35-36页
 三、幼儿教师沟通能力素质的分析第36-37页
 四、建立师幼沟通能力指标体系第37-47页
  (一) 初建测评指标第37-39页
  (二) 专家检验第39-44页
  (三) 推定观测点第44-47页
第四章 确立师幼沟通能力等级标准第47-59页
 一、等级的设置依据第47页
 二、师幼沟通行为采样及数据分析第47-52页
  (一) 制定访谈提纲第47页
  (二) 选择访谈对象第47页
  (三) 访谈过程第47-48页
  (四) 访谈结果及数据分析第48-52页
 三、确立师幼沟通能力等级标准第52-59页
  (一) 师幼沟通能力等级标准初建第52页
  (二) 专家型幼儿教师修订和完善第52-59页
第五章 研制师幼沟通能力测评工具第59-77页
 一、初步编制测试题第59-67页
  (一)确定测试题型及评分标准第59-60页
  (二)自陈测试题编制第60页
  (三)情境选择题编制第60-67页
 二、测试题修订和筛选第67-70页
 三、工具试测及结果分析第70-77页
  (一)选择被试第70-71页
  (二)工具应用说明第71页
  (三)统计分析及结果讨论第71-77页
结论第77-79页
 一、基本结论第77-78页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78页
 三、本研究的局限及改进之处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附录第81-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对话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哈尔滨市城区幼儿园为例
下一篇:幼儿教师同事合作能力诊断性测评工具的前期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