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高中生忽视、应对方式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26页
 一、忽视第12-16页
  (一)忽视的内容及分类第12页
  (二)忽视的特征第12-13页
  (三)忽视的影响第13-14页
  (四)忽视的测量第14-16页
 二、应对方式第16-19页
  (一)概念及分类第16-17页
  (二)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第17页
  (三)应对方式的测量第17-19页
 三、自尊第19-22页
  (一) 自尊的概念第19页
  (二) 自尊的结构第19-20页
  (三) 自尊的发展特点第20-21页
  (四) 自尊的测量第21-22页
 四、忽视、应对方式与自尊的关系研究第22-25页
  (一)忽视与自尊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二)忽视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第23页
  (三)应对方式与自尊之间的相关研究第23-24页
  (四)忽视、应对方式、自尊之间的相关研究第24-25页
 五、研究假设第25-26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第26-29页
 一、研究目的第26页
 二、研究意义第26-27页
  (一)理论意义第26页
  (二)现实意义第26-27页
 三、研究对象第27页
 四、研究工具第27-28页
  (一)中国城市 12-17岁中学生忽视评价量表第27-28页
  (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第28页
  (三)自尊量表(SES)第28页
 五、数据处理第28-29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29-48页
 一、量表的检验第29-37页
  (一)中国城市 12-17岁中学生忽视评价量表第29-32页
  (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第32-35页
  (三)自尊量表(SES)第35-37页
 二、被试的基本情况第37页
 三、忽视、应对方式和自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37-43页
  (一)性别与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分析第37页
  (二)忽视的性别差异第37-38页
  (三)父亲受教育程度水平不同的高中生所受忽视程度的比较第38-40页
  (四)母亲受教育程度水平不同的高中生所受忽视程度的比较第40-41页
  (五)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第41页
  (六)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差异第41页
  (七)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差异第41-42页
  (八)自尊的性别差异第42页
  (九)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高中生的自尊的水平差异第42-43页
  (十)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高中生的自尊的水平差异第43页
 四、忽视、应对方式对自尊的回归分析第43-44页
  (一)忽视对自尊的一元回归第43页
  (二)应对方式对自尊的一元回归第43-44页
 五、应对方式在忽视与自尊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第44-48页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第48-55页
 一、人口学变量的差异第48-51页
  (一)身体忽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48页
  (二)情感忽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48-49页
  (三)教育忽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49页
  (四)医疗和安全忽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49-50页
  (五)社会忽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50页
  (六)自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50-51页
 二、忽视对应对方式和自尊的预测作用第51页
 三、积极应对方式与消极应对方式对自尊的预测作用第51-52页
 四、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忽视与自尊之间起中介作用第52-53页
 五、建议第53-54页
  (一)转变观念第53页
  (二)因材施教第53页
  (三)家长的关心与鼓励第53-54页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第60-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跨文化交际的当代中韩婚俗对比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对情绪智力和友谊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