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7页 |
| ·引言 | 第12-14页 |
| ·光催化还原CO_2的基本原理 | 第14-19页 |
| ·光催化还原CO_2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14-16页 |
| ·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机理 | 第16-18页 |
| ·CO_2在半导体光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与活化 | 第18页 |
| ·半导体光催化剂CO_2还原的效率表征 | 第18-19页 |
| ·光催化还原CO_2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19-21页 |
| ·金属氧化物 | 第19-21页 |
| ·金属硫化物和磷化物 | 第21页 |
| ·其它半导体材料 | 第21页 |
| ·光催化还原CO_2半导体光催化剂的调控 | 第21-32页 |
| ·形貌调控 | 第22-24页 |
| ·暴露面的调控 | 第24-27页 |
| ·复合结构调控 | 第27-32页 |
| 1 异质结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27-28页 |
| 2 Z型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28-32页 |
|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 ·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32-33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47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7-53页 |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47页 |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47-48页 |
| ·样品制备 | 第48页 |
| ·催化剂的物性表征 | 第48-52页 |
| ·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 | 第48-49页 |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49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49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第49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49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9-50页 |
| ·拉曼光谱(Raman)分析 | 第50页 |
| ·瞬态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分析 | 第50页 |
| ·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表征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 第三章 不锈钢丝网上的Fe_2V_4O_(13)纳米带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研究 | 第53-63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 ·垂直生长在不锈钢丝网上的Fe_2V_4O_(13)纳米带的制备 | 第53-54页 |
| ·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54页 |
| ·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54-55页 |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55-60页 |
| ·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55-57页 |
| ·基本性质表征 | 第57-58页 |
| ·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表征 | 第58-59页 |
| ·光催化降解IPA性能表征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第四章 全固态Z型光催化体系Fe_2V_4O_(13)/RGO/CdS的合成及其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研究 | 第63-74页 |
| ·引言 | 第63-64页 |
| ·实验部分 | 第64-65页 |
| ·Z型光催化体系Fe_2V_4O_(13)/RGO/CdS的制备 | 第64-65页 |
| ·测试和表征手段 | 第65页 |
| ·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65页 |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65-71页 |
| ·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66-68页 |
| ·石墨烯被还原的证实 | 第68-69页 |
| ·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表征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CeO_2四棱柱修饰八面体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研究 | 第74-86页 |
| ·引言 | 第74-75页 |
| ·实验部分 | 第75-77页 |
| ·四棱柱修饰的CeO_2八面体结构的制备 | 第75页 |
| ·CeO_2/Pt和CeO_2/Pt/MnO_X的制备 | 第75页 |
| ·测试和表征手段 | 第75-76页 |
| ·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76页 |
| ·能态密度的理论计算 | 第76-77页 |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77-83页 |
| ·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77-79页 |
| ·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表征 | 第79-81页 |
| ·光催化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81-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 第六章 亚微米线Bi_6Mo_2O_(15)的合成及其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的研究 | 第86-94页 |
| ·引言 | 第86页 |
| ·实验部分 | 第86-87页 |
| ·亚微米线Bi_6Mo_2O_(15)结构的制备 | 第86-87页 |
| ·测试和表征手段 | 第87页 |
| ·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87页 |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87-92页 |
| ·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88-89页 |
| ·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表征 | 第89-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 ·主要结论 | 第94-95页 |
| ·展望 | 第95-96页 |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和奖励 | 第96-99页 |
| 致谢 | 第99-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