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存在句A段的论元与非论元属性
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S | 第13-17页 |
缩写词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8页 |
·研究缘起 | 第18-19页 |
·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存在句的范围 | 第20-21页 |
·存在句A段的时间词 | 第21-22页 |
·存在句A段的性质与句法地位 | 第22-24页 |
·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指导理论 | 第24-26页 |
·论元结构理论 | 第24-25页 |
·语言类型学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第26页 |
·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 | 第26页 |
·本文结构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存在句的范围和存在句的分类 | 第28-57页 |
·存在句的范围 | 第28-36页 |
·存在句的语义形式特征 | 第28-29页 |
·本研究中的存在句 | 第29-36页 |
·“是”字存在句 | 第29-30页 |
·“有”字存在句 | 第30-33页 |
·处所词的的空间性和施事性 | 第33-36页 |
·存在句的分类 | 第36-55页 |
·以往分类标准及其问题 | 第36-38页 |
·本研究的划分标准 | 第38-55页 |
·汉语中“有”的属性 | 第39-47页 |
·作为动词的“有” | 第40-43页 |
·作为体貌助词的“有” | 第43-47页 |
·现代汉语中的事物存在句与事件存在句 | 第47-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三章 现代汉语存在句A段的动态分析 | 第57-85页 |
·语料采集 | 第57-62页 |
·选材与抽样 | 第57-58页 |
·语料加工 | 第58-62页 |
·分词标注 | 第58-60页 |
·人工校对 | 第60-62页 |
·存在句A段的统计与分析 | 第62-74页 |
·体词性A段的统计与分析 | 第63-67页 |
·介词性A段的统计与分析 | 第67-74页 |
·介词强制性出现的情况 | 第68-72页 |
·介词不能出现的情况 | 第72-74页 |
·制约存在句A段的动词统计与分析 | 第74-83页 |
·前100高频动词分析 | 第74-80页 |
·后100低频动词分析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四章 现代汉语存在句A段的论元属性 | 第85-101页 |
·论元和论元结构 | 第85-86页 |
·英语存在句中的动词类型及其论元 | 第86-88页 |
·现代汉语存在句中的动词类型及其论元 | 第88-99页 |
·“有”字存在句:“有” | 第89-90页 |
·静态处所事物存在句:“挂”类 | 第90-96页 |
·动态趋向事件存在句:“传来”类 | 第96-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五章 现代汉语存在句A段的非论元属性 | 第101-134页 |
·非论元性A段的语料考察 | 第102-108页 |
·非论元性A段的句法允准与引入 | 第108-119页 |
·非论元性A段的句法地位 | 第119-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六章 余论 | 第134-138页 |
·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 第134-136页 |
·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136-138页 |
附录—:语料库所见存在句(部分) | 第138-144页 |
附录二:语料库所见存在句动词列表 | 第144-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6页 |
致谢 | 第166-16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第168-1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