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基于风险区划的中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导论第11-28页
   ·研究背景与问题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13-22页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研究概况第13-15页
     ·我国森林保险研究成果概览及评价第15-18页
     ·国外森林保险发展研究动态第18-21页
     ·国内外森林保险发展研究评述第21-22页
   ·研究意义第22-25页
     ·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意义第22-23页
     ·森林保险定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第23-25页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25-26页
     ·研究目标第25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6-28页
     ·研究方法第26页
     ·技术路线第26-28页
2 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8-44页
   ·森林保险的基本理论第28-35页
     ·森林保险的界定第28页
     ·森林保险的特征第28-30页
     ·森林保险的属性第30-32页
     ·森林保险的效应第32-35页
   ·森林保险风险区划的理论依据第35-40页
     ·森林保险风险区划的含义第35-36页
     ·森林保险风险区划的经济理论基础第36-38页
     ·森林保险风险区划的必要性分析第38-40页
   ·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机理分析第40-44页
     ·区域风险类型的差异决定了森林保险费率厘定的不同第40-41页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森林保险产品种类的不同第41页
     ·区域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森林保险的有效需求不同第41-42页
     ·区域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森林保险产品供给能力的不同第42页
     ·区域森林保险业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政府扶持力度的不同第42-44页
3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现状与区域差异分析第44-77页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总体状况第44-51页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历史考察第44-46页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现状分析第46-51页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第51-66页
     ·森林保险的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第51-55页
     ·森林保险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第55-59页
     ·政府灾后救助与林农森林保险参保第59-63页
     ·森林保险的自愿投保与强制投保第63-66页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第66-77页
     ·森林保险市场需求的区域差异第66-71页
     ·森林保险市场供给的区域差异第71-74页
     ·影响森林保险供求的财政支持区域差异第74-77页
4 我国森林保险的风险区划第77-108页
   ·我国主要森林灾害发生概况第77-84页
     ·森林火灾第78-79页
     ·森林病虫鼠害第79-81页
     ·我国森林灾害发生的原因分析第81-82页
     ·我国森林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第82-84页
   ·森林灾害风险区划的指标体系第84-91页
     ·指标的选取原则第84页
     ·指标的选取第84-89页
     ·指标的量化第89-91页
   ·我国森林灾害风险区划的结果第91-108页
     ·分析方法第91-92页
     ·我国森林火灾的风险区划第92-98页
     ·我国森林病害的风险区划第98-101页
     ·我国森林虫害的风险区划第101-104页
     ·我国森林鼠害的风险区划第104-108页
5 我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实施路径第108-124页
   ·区域性森林保险产品费率分区第108-116页
     ·森林保险费率的拟定方法第108-110页
     ·森林灾害保险费率的估算第110-116页
   ·区域性森林保险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第116-117页
     ·区域性森林保险产品险种的选择第116-117页
     ·区域性森林保险产品保障范围的选择第117页
   ·区域性森林保险补贴体系的完善第117-124页
     ·森林保险补贴需求差异的区域分析第118页
     ·森林保险补贴需求差异的模拟分区第118-124页
6 我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案例分析:以湖南省为例第124-134页
   ·湖南省森林灾害的主要发生情况第124-126页
   ·湖南省森林保险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第126-128页
     ·湖南省森林保险的开办历程第126页
     ·现阶段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具体做法第126-127页
     ·湖南省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已取得的主要成效第127-128页
   ·湖南省森林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第128-131页
   ·基于风险区划的湖南省森林保险发展的优化策略第131-134页
     ·进一步明确森林保险险种供给的主导方向第132页
     ·进一步提高森林保险的保障水平第132页
     ·进行省内森林保险风险区划,实行差别森林保险费率第132-133页
     ·继续提高财政补贴森林保险保费的标准第133页
     ·依据不同的险种提供不同的补贴额第133-134页
7 我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第134-154页
   ·森林保险的法律制度设计第134-140页
     ·森林保险立法的重要意义第135页
     ·我国森林保险立法的基本制度设计第135-140页
   ·森林保险的再保险制度设计第140-147页
     ·森林保险再保险的职能与作用第140-143页
     ·森林保险再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第143-144页
     ·森林保险再保险的模式比较第144-146页
     ·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再保险机制的思路第146-147页
   ·森林巨灾风险基金的制度设计第147-150页
     ·建立健全森林巨灾风险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第147-148页
     ·森林巨灾风险基金的筹集第148-149页
     ·森林巨灾风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第149-150页
   ·森林保险监管的制度设计第150-154页
     ·我国森林保险业务监管的现状第150-151页
     ·森林保险监管主体的确定第151页
     ·我国森林保险业务监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第151-154页
8 我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第154-157页
   ·合理地厘定区域森林保险的费率第154-155页
     ·在风险区划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费率第154页
     ·针对树种与林龄的不同划分风险单位,实行差异费率第154页
     ·针对林农收入水平的不同设置保障范围,实行等级费率第154-155页
   ·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区域市场运作第155页
     ·因地制宜的设计森林保险的产品供给第155页
     ·健全森林保险的监督奖惩机制与风险管控机制第155页
   ·有重点有选择地构建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区域财政补贴体系第155-157页
     ·实行"统保+自愿"的运作模式,有差别的进行保费补贴第155-156页
     ·健全林农参保森林保险的引导机制第156页
     ·对生态公益林实行强制投保第156页
     ·限制政府灾后救助第156-157页
9 结论与展望第157-161页
   ·主要结论第157-158页
   ·论文创新第158-159页
   ·研究不足第159页
   ·研究展望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1页
附表第171-180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180-181页
个人简介第181-182页
导师简介第182-184页
致谢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题搜索引擎聚类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景区游憩承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