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1 前言 | 第16-34页 |
·蔬菜离体单倍体诱导的主要途径 | 第16-18页 |
·雄核发育途径诱导单倍体研究 | 第17页 |
·雌核发育途径诱导单倍体研究 | 第17-18页 |
·影响单倍体离体诱导的因素 | 第18-21页 |
·供体植株的基因型 | 第18页 |
·配子体的发育时期 | 第18-19页 |
·培养基组成 | 第19-20页 |
·预处理 | 第20-21页 |
·单倍体染色体加倍 | 第21-22页 |
·自然加倍 | 第21页 |
·诱导的染色体加倍 | 第21-22页 |
·染色体倍性的鉴定方法 | 第22-24页 |
·形态学特征鉴定法 | 第22-23页 |
·细胞学观察鉴定法 | 第23页 |
·流式细胞仪鉴定法 | 第23-24页 |
·单倍体与双单倍体在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27页 |
·直接作为育种亲本 | 第24页 |
·用于转基因供体 | 第24-25页 |
·构建遗传连锁图 | 第25-26页 |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26页 |
·突变体及抗病材料筛选 | 第26-27页 |
·用于基因组测序工作 | 第27页 |
·洋葱分子标记相关研究进展 | 第27-31页 |
·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标记 | 第27-29页 |
·细胞核育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 | 第29-30页 |
·重要品质性状和抗病虫相关分子标记 | 第30-31页 |
·SLAF-seq技术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SLAF-seq测序技术简介 | 第31页 |
·SLAF-seq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2-3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4-45页 |
·洋葱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 第34-35页 |
·植物材料 | 第34页 |
·花蕾的处理与消毒 | 第34页 |
·诱导培养方法 | 第34-35页 |
·蔗糖浓度对花蕾诱导培养的影响 | 第35页 |
·洋葱花蕾离体培养诱导单倍体条件的优化 | 第35-36页 |
·不同花蕾大小对胚诱导的影响 | 第35页 |
·低温预处理时间的筛选 | 第35页 |
·不同基因型洋葱的雌核发育能力 | 第35-36页 |
·植株再生与染色体加倍 | 第36-37页 |
·材料 | 第36页 |
·雌核发育胚的再生培养 | 第36页 |
·染色体加倍方法 | 第36页 |
·再生植株染色体倍性鉴定 | 第36-37页 |
·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定植与生长发育 | 第37页 |
·洋葱雄性不育位点SCAR标记开发及其在再生植株鉴定中的作用 | 第37-41页 |
·材料 | 第37-38页 |
·DNA的提取方法 | 第38页 |
·基因池的建立 | 第38页 |
·AFLP分析 | 第38-39页 |
·多态性DNA片段的回收、纯化、克隆及测序 | 第39页 |
·SCAR标记的转化 | 第39-40页 |
·再生植株的分子标记检测 | 第40-41页 |
·基于简化基因组深度测序的洋葱SLAF标签的开发 | 第41-45页 |
·植物材料及其鉴定 | 第41页 |
·DNA提取 | 第41页 |
·参考基因组及酶切方案的确定 | 第41页 |
·酶切测序 | 第41-42页 |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2-43页 |
·SLAF标签的获得和SNP标记的开发 | 第43-4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68页 |
·洋葱雌核发育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 第45-47页 |
·花蕾在诱导培养基中的发育过程 | 第45-46页 |
·培养基中 2,4-D和 6-BA组成对花蕾诱导培养的影响 | 第46-47页 |
·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花蕾诱导培养的影响 | 第47页 |
·洋葱雌核发育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47-49页 |
·不同花蕾大小对洋葱雌核发育的影响 | 第47-48页 |
·低温预处理对洋葱雌核发育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不同基因型洋葱对花蕾诱导培养产生胚状体的影响 | 第49页 |
·植株再生及染色体倍性鉴定 | 第49-54页 |
·不同培养基对雌核发育胚再生植株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基因型洋葱雌核发育胚的植株再生 | 第50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再生植株倍性 | 第50-51页 |
·根尖染色体计数法检测再生植株倍性 | 第51-52页 |
·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加倍 | 第52-53页 |
·再生植株驯化、移栽与生长发育 | 第53-54页 |
·洋葱雄性不育位点SCAR标记开发及其在再生植株鉴定中的作用 | 第54-59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54页 |
·AFLP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AFLP标记的SCAR转化 | 第55-57页 |
·再生植株的分子标记鉴定 | 第57-59页 |
·基于简化基因组深度测序洋葱SLAF标签的开发 | 第59-68页 |
·双单倍体及F1代单株材料创制与鉴定 | 第59-61页 |
·SLAF-seq文库构建 | 第61-62页 |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估 | 第62-64页 |
·SLAF标记与SNP标记的开发 | 第64-66页 |
·亲缘关系鉴定 | 第66-68页 |
4 讨论 | 第68-75页 |
·激素及蔗糖浓度对洋葱雌核发育途径诱导单倍体的影响 | 第68-69页 |
·不同洋葱基因型对离体雌核发育途径诱导单倍体的影响 | 第69页 |
·花蕾不同发育时期对洋葱雌核发育的影响 | 第69-70页 |
·低温预处理对洋葱雌核发育的影响 | 第70页 |
·秋水仙素在诱导洋葱单倍体染色体加倍中的作用 | 第70-71页 |
·分子标记在洋葱单(双单)倍体鉴定中的作用 | 第71-72页 |
·单(双单)倍体在洋葱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 第72页 |
·SLAF-seq技术在洋葱分子标记开发中的可行性 | 第72-74页 |
·洋葱SNP位点开发及后续应用展望 | 第74-75页 |
5 结论 | 第75-77页 |
·建立了中日照洋葱雌核发育途径诱导单倍体的技术体系 | 第75页 |
·筛选出适宜洋葱单倍体加倍的秋水仙素浓度及处理时间 | 第75页 |
·利用雄性不育位点的分子标记检测再生植株的纯合性及发育起源 | 第75-76页 |
·利用SLAF-seq技术开发出高质量的SLAF标签与SNP标记 | 第76-7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95页 |
附录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