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三柳”高速公路典型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10-14页
     ·路堑高边坡变形破坏研究现状第14-16页
     ·研究现状总结第16-1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计算理论第19-28页
   ·传递系数法第19-25页
     ·隐式传递系数法第20-23页
     ·显式传递系数法第23-24页
     ·传递系数法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强度折减法第25-28页
第三章 有限差分法计算原理第28-36页
   ·FLAC~(3D)计算原理第28-33页
     ·有限差分计算第29-32页
     ·混合离散法第32-33页
   ·本构模型第33-34页
   ·FLAC~(3D)数值计算流程第34-36页
第四章 三柳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地质概况第36-43页
   ·概况第36页
   ·高边坡路段工程地质条件第36-39页
     ·地形、地貌第36-37页
     ·地层岩性第37-38页
     ·地质构造及地震第38-39页
     ·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第39页
   ·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定性分析第39-42页
     ·区域稳定性第39页
     ·边坡稳定性定性评价第39-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第43-74页
   ·模型建立第43-47页
     ·材料参数第45-46页
     ·边界条件第46-47页
   ·FLAC~(3D)强度折减法计算原理第47页
   ·初始应力场的生成第47-49页
   ·天然边坡稳定性分析第49-52页
   ·天然边坡强度折减计算结果分析第52-56页
   ·路堑开挖后边坡强度折减计算结果分析第56-60页
     ·开挖路堑边坡模型第56-57页
     ·路堑高边坡强度折减计算分析第57-60页
   ·开挖前后边坡稳定性对比分析第60-65页
   ·放坡开挖强度折减分析第65-68页
   ·边坡加固建议及施工方案第68-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第74-76页
   ·结论第74-75页
   ·建议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监控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近接采空区隧道施工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