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监控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施工监控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水平 | 第9-10页 |
·京山大桥连续梁简介 | 第10-13页 |
·工程概况 | 第10-11页 |
·悬臂法施工简介 | 第11-13页 |
·本文工作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理论及方法 | 第14-32页 |
·施工监控结构分析方法 | 第14-16页 |
·前进分析法 | 第14-15页 |
·倒退分析法 | 第15-16页 |
·桥梁施工监控方法 | 第16-18页 |
·开环监控 | 第17页 |
·闭环监控 | 第17页 |
·自适应监控 | 第17-18页 |
·连续梁变形监控理论与方法 | 第18-26页 |
·最优监控问题的数学提法 | 第18-19页 |
·最优监控对象与理想计算的修正 | 第19页 |
·最优监控计算方法 | 第19-26页 |
·连续梁施工监控实施过程分析 | 第26-32页 |
·施工监控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施工监控主要工作内容 | 第28-29页 |
·施工监控实施流程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施工期结构分析及变形监控计算 | 第32-41页 |
·标高监控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构预拱度的设置 | 第32页 |
·结构变形的测量 | 第32页 |
·结构的标高监控 | 第32-33页 |
·施工期结构分析 | 第33-36页 |
·预拱度的确定 | 第33-34页 |
·结构施工过程模拟 | 第34-36页 |
·结构分析与监控计算中的参数修正 | 第36-41页 |
·结构实际状态的测量 | 第36-37页 |
·结构设计参数的识别与修正 | 第37-39页 |
·挂篮变形值的确定 | 第39-40页 |
·挂篮定位标高的确定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施工监控实施细则 | 第41-48页 |
·箱梁悬臂施工平面及高程监控实施细则 | 第41-46页 |
·箱梁施工测量网的建立 | 第41-42页 |
·基准点和梁段测点的埋设 | 第42-43页 |
·箱梁悬浇施工监控测量工作 | 第43-44页 |
·箱梁体系转换及合拢的监测 | 第44-45页 |
·影响箱梁挠度变形的因素处理 | 第45-46页 |
·箱梁温度场测试 | 第46-47页 |
·施工监控的精度与原则 | 第47-48页 |
第五章 连续梁施工监控仿真分析 | 第48-56页 |
·计算依据 | 第48页 |
·京山大桥连续梁计算模型 | 第48-56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8-52页 |
·计算参数的取值 | 第52-53页 |
·主梁关键施工阶段截面应力分析 | 第53-55页 |
·主梁各截面预拱度设置 | 第55-56页 |
第六章 京山大桥线形监控成果 | 第56-59页 |
·京山大桥连续梁线形监控成果 | 第56-59页 |
·合拢精度 | 第56页 |
·整体线形 | 第56-5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建议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