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伦理剧模式化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1页
 一、 研究背景及现状第8-9页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三、 论文研究基本方法、思路第10-11页
第一章 家庭伦理剧综述第11-14页
 第一节 家庭伦理剧的概念第11-12页
 第二节 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发展分期第12-13页
 第三节 家庭伦理剧的缺失第13-14页
第二章 中国家庭伦理剧模式化现象分析第14-40页
 第一节 模式与模式化第14-16页
 第二节 人物形象模式化第16-28页
  一、 女性形象模式化第16-25页
  二、 男性形象模式化第25-28页
 第三节 家庭伦理剧情节模式化第28-31页
  一、 外部因素导致的婚姻危机第29-30页
  二、 无法调和的婆媳矛盾第30-31页
 第四节 家庭伦理剧叙事风格模式化第31-38页
  一、 苦难叙事第31-33页
  二、 传奇叙事第33-34页
  三、 大团圆结局第34-36页
  四、 喜剧化叙事第36-38页
 第五节 主题模式化第38-40页
第三章 家庭伦理剧模式化成因分析第40-50页
 第一节 中国电视剧管理体制第40-46页
  一、 官方意志的强力体现第40-42页
  二、 政策法规的粗放式规定第42-44页
  三、 纷繁复杂的行政条文中暗含的“隐性规定”第44-46页
  四、 缺乏分级制度第46页
 第二节 电视剧受众心理因素第46-47页
  一、 “曝光效应”第46-47页
  二、 回报性第47页
 第三节 制作方因素第47-48页
 第四节 创作者因素第48-50页
  一、 误解艺术真实第48-49页
  二、 创作者态度不端第49-50页
第四章 解决我国家庭伦理剧模式化问题的部分建议第50-54页
 一、 改善管理制度和模式第50页
 二、 构建新型电视剧市场第50-51页
 三、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公众参与第51页
 四、 建立分级制度第51-52页
 五、 完善法律法规第52页
 六、 完善编剧人才培养体系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港枪战片中“枪”影像的符号学研究--以杜琪峰的电影作品为例
下一篇: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作为文化符号的花山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