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图表目录 | 第8-9页 |
縮写词列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植物的冷驯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第10-12页 |
·植物对低温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响应 | 第12-15页 |
·碳水化合物类物质的变化 | 第12-13页 |
·其他可溶性物质的变化 | 第13页 |
·类黄酮次生代谢物质的变化 | 第13页 |
·膜脂组成的变化 | 第13-14页 |
·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 第14-15页 |
·植物耐寒、抗冻的机理 | 第15-17页 |
·低温损伤及植物耐受机理 | 第15-16页 |
·低温保护剂的作用机理 | 第16页 |
·类黄酮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植物冷调节基因表达的转录水平调控网络 | 第17-18页 |
·高山植物在植物耐寒、抗冻机理研究中的意义 | 第18-19页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0-29页 |
·植物材料培养和处理 | 第20页 |
·RNA提取、测序和转录组从头组装 | 第20-21页 |
·表达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DEGs)鉴定 | 第21-22页 |
·基因功能分类 | 第22页 |
·高山离子芥qPCR定量引物的批量设计 | 第22-23页 |
·实时定量PCR(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 第23-24页 |
·qPCR定量分析 | 第24-25页 |
·其他 | 第25-29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9-62页 |
·测序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测序产量统计 | 第29页 |
·组装结果 | 第29-30页 |
·高山离子芥转录组所有基因的功能分类 | 第30-32页 |
·基因表达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DEG)筛选 | 第32-39页 |
·基因表达分析 | 第32-35页 |
·差异表达基因(DEG)筛选 | 第35-39页 |
·高山离子芥qPCR内参基因筛选及DEG的表达验证 | 第39-42页 |
·qPCR内参基因筛选 | 第39-41页 |
·DEG表达的qPCR验证 | 第41-42页 |
·高山离子芥与拟南芥冷调节DEG功能网络比较分析 | 第42-62页 |
·高山离子芥与拟南芥转录组的比较分析方法 | 第42页 |
·冷胁迫上调基因的GO网络分析 | 第42-50页 |
·冷胁迫上调基因的KEGG网络分析 | 第50-51页 |
·冷胁迫下调基因的GO功能网络分析 | 第51-6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2-68页 |
·转录组测序结果、基因表达分析及DEG筛选和鉴定 | 第62-63页 |
·通过RNA-seq数据分析获取高质量高山离子芥qPCR内参基因 | 第63页 |
·高山离子芥耐冷、抗冻的可能分子机理 | 第63-66页 |
·冷胁迫选择性激活或抑制部分基因的表达 | 第63-64页 |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 第64-65页 |
·植物次生物质合成 | 第65页 |
·昼夜节律调节 | 第65页 |
·生物胁迫及免疫反应 | 第65-66页 |
·膜脂代谢 | 第66页 |
·与拟南芥转录组的比较研究显示高山离子芥具有特殊耐寒机理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